“出來放炮啦!”
外頭,傳來齊姝的黃鸝般的呼喊,齊平扯著嗓子:
“知道了!”
然後將包袱放在衣櫃裡,穿過寬敞的天井,再過兩道門,齊平來到院門口,看到範貳已經將一掛鞭炮掛在竹竿上。
齊姝換了身鮮亮的新衣裳,手裡捏著一根點燃的黃香,正縮著肩膀,眯著眼睛,做出百米衝刺的姿態,小心翼翼,將燒的通紅的香頭往鞭炮的撚子上湊。
懟一下。
懟兩下。
“呲”的一聲,青煙升起。
齊姝啊呀一聲,慌忙跑開,用兩隻手堵住耳朵,脖子還縮著,手裡的香也沒丟。
然後,就是“劈裡啪啦”的響。
引得附近院中住處探頭看,於是,又免不了一陣寒暄。
“咦,雲老爺子和孫女怎麼沒來。”齊平掃過人群,有點納悶,心想難道不在家?
放完了鞭炮,便算宣告喬遷成功。
齊平給附近看客分發了一點糕點蜜餞,範貳店裡事多,反正往來方便的很,就先撤了,齊家兄妹回了宅院,齊平問道:
“雲老爺子不在家?”
齊姝搖頭:“在的吧,門沒鎖。”
齊平想了想,說:“把我買的那盒糕點拿上,咱看看去。”
“哦。”
給雲家祖孫準備的禮物,是齊平專門選的。
倒不是貪圖啥,畢竟就一退休老乾部……他主要考慮到,那個雲青兒和妹子關係不錯,兩家多走動下,有好處。
所以專門備了一盒禮:
頂皮餅、鬆花餅、萬壽糕、玫瑰搽穰捲、玫瑰元宵餅……
基本都是甜食,沒彆的,主要這年頭甜食比較上檔次。
“京都人好甜食,鋪子裡也賣紅糖、黑糖……但好像沒有白糖?
問了夥計,都說沒聽過,我竟然從沒注意到,這個世界還沒有白糖,讓我想想,白糖咋做來著?”
齊平往隔壁走的時候,腦子裡想著這事。
他好像記得白糖製法,恩,上輩子在某穿越小說裡看過。
“算了,回頭再想,錢不錢的倒不重要,主要得吃好。”齊平拋下亂七八糟念頭。
帶著小妹,走到隔壁,果然沒鎖。
他抬手叩門:“雲老在嗎?”
不多時,傳來腳步聲,院門拉開,露出雲青兒白淨的臉孔來,看到是兩兄妹,揚眉道:
“呀,過來啦,剛才我在院子裡,都聽到鞭炮聲了。”
“過來看看老爺子。”齊平笑,往院子裡看:
“不方便見客?”
雲青兒有些猶豫,便聽院裡傳來老人聲音:
“是齊小友吧,進來無妨。”
少女這才放行,大大方方,把糕點盒子接了過去,倒也不見外。
雲家院子布局和齊家類似。
等過了垂花門,齊平驚訝看到,院中老者坐在藤椅中,對麵,還坐著個中年人。
除此之外,不遠處,竟還站著一個人,不顯山不漏水的。
但目光掃來瞬間,卻令齊平本能身體緊繃,生出警惕來。
武道高手……很可能,還是修行者……齊平驚訝了。
再看向雲老對麵那中年男人,約莫也就四十歲不到,穿著低調,布料質地卻極好的長衫,麵容英俊,氣質不俗。
雖然掩飾的很好,但隱隱的,那一絲富貴威嚴,卻是壓不住的。
這是哪來的官宦人家,做官的?或者貴族?
身邊還帶著武道高手,唔,難道是雲老爺子認識的?
看上去不像仇家,可以啊,這老頭路子挺野,還認識這種貴人……齊平嘖嘖稱奇。
倒也不太意外,能在京城做過官的,認識一些有身份的人,太正常了。
“呦嗬,晚輩這來的不巧了。”齊平露出笑容,說道。
也沒啥拘謹的,雖然中年男人看著是有身份的,但齊平並不在乎。
你身份再高,能比長公主高嗎?
你背景再強,能比書院幾位先生強嗎?
嗬嗬,我都跟他們談笑風生……三品鎮撫使跟我稱兄道弟,公主郡主與我相敬如賓……
所以,根本不在乎。
見他這般模樣,英俊中年人目露好奇之色,看向太傅:
“這是……”
太傅笑道:
“老頭子的鄰居,姓齊,在鎮撫司做個校尉,嗬嗬,你應當也是聽過的。
齊小友頗有詩才,桃川詩會上,人未至,詩傳百篇,奪得詩魁,為京都文壇千百年難覓的奇才。”
齊平聽得尷尬臉紅,忙擺手:
“老爺子彆捧,我就是瞎寫,瞎寫。”
中年人聞言,目露異彩,道:
“你就是那個齊平?”
皇帝很驚訝,畢竟,這個名字近來他聽過許多次,無論是皇妹永寧的稱讚,還是督辦皇陵案的首功,再或者是文壇的詩名。
但要說見,還是第一次,更是在這個場合下……眼神中,便多了一絲有趣起來。
而聽到是鎮撫司校尉,不遠處的內廷侍衛長也放鬆了許多。
“這位先生也聽過我啊,倒是榮幸了,怎麼稱呼?”齊平笑嗬嗬走過去。
“姓金。”皇帝道。
“這姓好,書中自有黃金屋,一看您也是讀書人了。”齊平打趣道。
書中自有黃金屋……皇帝眼神一亮,心中讚歎,真是出口成章,名不虛傳。
非但文才驚人,修行天賦極佳,又擅長斷案……
唔,永寧還說,此人雖年少,但視野格局頗大,在河宴時,縱談天下事,竟也多有獨到之處,見識廣博,令她都驚歎……
想到這一茬,皇帝心中一動,心血來潮,笑道:
“雲老以前,曾教過我讀書,此番路過這邊,便來看看。方才正說起宛州洪澇,齊公子如何看?”
雲老略感詫異,不明白,皇帝為何提起這茬。
齊平也很懵:
“宛州洪澇?唔,上午那份急報,是這個?”
皇帝點頭,歎道:
“宛州大雨,衝垮了河堤,朝廷正籌備賑災,不久前,當朝天子尋了六部官員商談,眼下,各衙門都忙著這事。”
嘖,果然是官,而且還與六部有關……老爺子這學生可以啊……想著,齊平隨口道:
“還能咋辦,按慣例唄,以工代賑搞起來。”
以工代賑?
皇帝與太傅一怔,前者皺眉,說:
“你指的,可是‘工賑’之法?”
……
ps:新年第一更!感謝內鬼萬賞!摸摸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