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平前世的時候,看古代的文藝作品,感覺百姓燒的都是木柴,但實際上,無論是在他那個世界的曆史,還是涼國,煤炭都是很早就被發現的。
隻不過,?相比於“煤”這個名字,更習慣稱之為“石炭”,與“木炭”做區分。
“京都南郊有礦山,便出產石炭,故而並不儲備。”皇帝解釋說。
齊平愣了下,又問了幾句,才得知具體情況。
原來京都附近就有一座煤礦,?朝廷工部負責開采小部分,可謂“官窯”,另予民間商人部分,謂之“民窯”。
朝廷對開煤礦的管製極為嚴格,加之這個時代采礦技術落後,也就比露天采礦高級一些,所以,產量並不高。
“石炭此物,雖可燃火取暖,灰塵卻極大,尤其燒來取暖,隔日滿屋子都是灰塵,更有人被悶死,故而城中富戶大多還是偏愛木炭,並不好賣。貧民倒是渴求,隻是又無法負擔價格。”
皇帝對這些很是了解,?當即為齊平科普。
齊平皺眉道:“既然山中有煤,?為何不多開采些,低價售出不就行了。”
在他看來,這有點沒道理,?既是救災,肯定要出血。
物以稀為貴,這是經濟學基礎,朝廷既不願出錢平抑,就隻能出資源。
皇帝搖頭道:
“非是朕不願,此前朝堂上,首輔便議題開礦,以工代賑,隻是……京都周遭山脈不可輕動,若毀了地脈,才是大禍。”
“地脈?”齊平反問。
皇帝點頭,解釋道:“你可知朝廷術法,為何能覆蓋各州?”
不是因為天軌麼……不,我想起來了,天軌隻是個“計算機”,真正搭建整個架構的,是昔年開國時,大修士更改地脈……齊平猛然記起這個背景知識。
“朝廷借山川布局,?均攤天地元氣,從而搭建起整個術法體係,?而一旦胡亂開山,定會削弱術法。”皇帝歎息。
原來是這樣,怪不得朝廷嚴控采礦……齊平恍然大悟。
旋即,皺起眉頭,這就難辦了啊。
如今的問題是,國庫空虛,拿不出錢來救濟民眾。
木炭無法憑空變出,而石炭又限於地脈,不好大範圍開采,產量少,富人不願意買,利潤空間小,就更沒法降價。
怪不得朝堂諸公拿不出主意,這根本無解啊……不對,齊平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道:
“陛下,既然采礦有損地脈,那京郊的礦山……”
皇帝說道:“並非所有地段,都有損。京郊的煤窯是開在無礙處的,隻可惜連年挖掘,廢窯眾多,已沒有太多地方開新的。”
齊平眨眨眼:“廢窯?是挖空的?”
皇帝搖頭:“倒沒,隻是礦坑但凡深一些,便會滲出水來,便隻好作廢。”
說著,皇帝吐起苦水來:“朕這幾日憂慮此事,夜不能寐,便想起你來,不知愛卿可有良策?”
說完,他略帶這些期待地望來,心中有些忐忑,卻見齊平陷入了沉思。
皇帝也未打擾,見齊平遲遲不吭聲,搖頭苦笑,暗嘲自己是病急亂投醫了。
齊平提出過工賑之法,已是難得,豈能每次都拿出好法子來?
終究……是希望不大的。
果然,這次齊平並未如前兩次那般,很快便給出方案,而是略作沉吟,說道:“陛下,臣想實地去看下南郊煤礦。”
皇帝愣了下:“你……”
齊平沒說的太死,緩緩道:“我有個想法,但要具體看過後,才能知道是否可行。”
皇帝聞言,灰暗的眸中陡然亮起,身體前傾,呼吸急促:
“你此言當真?真有法子?!是什麼?”
齊平搖頭道:“不好說,陛下容我幾天,未必可行,隻能說試試。”
皇帝聞言,也冷靜了些,點頭道:
“好,朕等你的消息,這便安排人領你去,即便不成,也無妨,若是真有法子,你便是涼國的功臣。”
齊平笑笑,功臣與否他不在意,隻是想少死一些人。
有了這樁事,他也沒心思閒逛了,準備趁著還在上午,立馬去實地考察一下。
皇帝則將他送出,傳令派人給他領路,等人走了,身披龍袍的九五之尊猶自好奇,不知齊平葫蘆裡究竟賣什麼藥。
“陛下,這齊大人莫非還真有法子?”馮公公湊趣走過來,忍不住問。
皇帝負手站在暖閣門口,嘴唇抿成一條線,搖頭說:
“未必,前兩次他出的法子,說到底,都是靈光一閃,可這世上,絕大多數事,都不是一個主意可解的,他方才與朕交談,連京郊有礦,如何采買都一概不知……想出的解法,也未必可行。”
馮公公詫異道:“那您方才……”
皇帝輕輕歎了口氣:“可這個齊平,不是一般人啊,朕總還是抱著一絲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