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璿機“嗬”了一聲:酸吧,你厲害,你怎麼沒收到這麼好的弟子?
一點不用操心,資源自己賺,境界自己升,簡直完美。
“不過,這麼一直占便宜也確實不大好,萬一這小子覺得吃虧跑了咋辦,我得幫他做點啥。”魚璿機走在街道上,暗自頭痛:
“可那小子好像啥也不缺啊。”
正頭疼,忽而聽到前方自己的小樓內傳出犬吠。
“汪汪汪……”
“破狗,瞎叫喚什麼。”魚璿機叉腰大罵,儘顯本色,話落,就聽到院門吱呀一聲推開。
先是金黃色的柴犬跳了出來,搖著尾巴,甩著舌頭興奮地撲過來。
後頭,閃出一道錦衣身影,齊平臉上滿是疲憊,臉上卻帶著笑意:
“師尊,弟子有一事相求。”
瞌睡來了送枕頭……魚璿機一腳丫將阿柴踹飛,喜滋滋道:“求事業還是求姻緣?”
齊平:??
“哈哈哈,開玩笑的,肘,進屋說。”
……
張府,氣派的宅邸外,燈籠於寒風中搖曳。
當馬車停到門口時,吏部尚書張諫之疲倦地走下來。
“老爺回來了!”守門的家丁見狀,扭頭去通報。
張諫之邁步進院,抵達內堂時,看到妻妾兒女皆在等待,桌上還扣著飯菜。
“老爺可算回來了,先吃飯吧。”正妻心疼地說,走上替他解下官袍,張諫之坐下,忽而咳嗽起來。
“咳咳……”
“老爺這是……”發妻大驚。
張諫之擺了擺手,說:“染了風寒,並無大礙。”
長子忙命人去熬藥,同時說:“聽仆人說,父親這兩日去了幾次東城。”
兒媳掩口低呼:“公公怎地去那地方,聽聞風寒便是那邊傳出的,已經封鎖了。”
張諫之坐在主位,搖頭不語。
按理說,這與吏部關聯不大,但作為內閣重臣,又豈能不在意災情?
鵝蛋臉,氣質溫婉的張小姐亦關切道:
“爹爹莫要太操勞了,有書院、道院的修士出手,想來會有轉機。”
張小姐與安平郡主等人玩得好,也在六角書屋股東名單中,因為投資有道,在家中地位漲了不少。
張諫之看了眼女兒,搖頭歎息:“風寒已成大勢,修行者能救己,卻未必能救他人。”
身為內閣大臣,他對情況的惡劣程度遠比絕大多數人了解。
心中知道,這一場災劫恐怕難度,最好的結果,是減少內城,以及外城部分區域風寒症狀,至於東城……聽天由命。
張小姐想了想,說道:“齊公子有法子嗎?聽爹爹說,以工代賑,抽水炭餅之術,都是齊公子手筆。”
張諫之搖頭苦笑:“你莫要將他神話了,水災是改良了工賑,寒災是拿出了匠人奇物,可這風寒病,如何能解?”
張小姐不忿道:“可他拿出炭餅前,朝堂諸公也沒想到他有法子。”
吏部尚書被女兒噎了下,一時語塞。
旁邊二公子開口:“我倒聽說白日裡,那個齊平去了東區,與書院的三先生一起用術法救人,但也沒救出太多……”
他將聽到的事說了下,張諫之歎息一聲,心說果然。
那齊平也沒什麼好方法,否則何至於此?
若是有,也早就拿出來了,朝堂上豈會毫無風聲?
眾人不再說話,沉默地吃了飯,各自回屋休息。
許是因為風寒,張諫之一夜沒怎麼睡好,翌日起來時,身體虛弱發汗,妻子勸他告病,但這關鍵時候,如何缺席?
撐著病體洗了把臉,張尚書穿好官袍,乘坐馬車抵達皇宮,照例上朝。
……
金鑾殿上。
皇帝麵無表情,坐在鋪設明黃綢布的大案後,聽取老首輔黃鏞的奏報。
整個朝會氣氛沉重,不少大臣麵色憔悴,不時還有清咳聲。
“……東城各街道已封鎖,民眾不得進出,病死的屍體一並焚化,書院、道門的醫者與派往的郎中已在救治,昨日病情好轉者數千,然新染病者,粗略估算,恐已上萬。”
“南城、西城、北城染病民眾亦倍增……”
“內城稍好,可城內各大醫館同樣人滿為患,已緊急自周邊調集草藥,隻恐杯水車薪……”
黃鏞沙啞的聲音回蕩在大殿上。
皇帝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待他說完,皇帝問道:“三先生如何說?”
一名官員出列,道:“書院三先生說,以她修為,隻能緩解,無法根除,救一人易,度數十萬人,回天乏術。”
皇帝心中一沉。
片刻後,環視重卿:“諸位有何良策?”
無人回答。
皇帝抿著嘴唇,心火上湧,又是這樣,不久前寒災爆發時,這群平素威風凜凜的官員就是這樣。
“說話啊!平日裡爭權奪勢時候的力氣都去哪了?!該說時,一個個都啞巴了?”
“滿朝文武,連個少年都不如!”
大殿內,回蕩皇帝的咆哮。
這裡,明顯是在說齊平。
群臣臉色都不好看起來,沉默中,一名給事中語氣微嘲道:“齊千戶天縱之才,臣的確不如,卻也不知齊千戶又有什麼良策?”
其餘大臣,紛紛眼光異樣地看來。
這話……語氣就帶著點挑事的意味了,嗬,也就言官敢這麼說,不怕皇帝發怒。
說起來,對於那名鎮撫司的武官,很多大臣心裡都不大喜歡,一來,對方出身鎮撫司,本就是敵對陣營。
二來,每次對方出手,都顯得他們這些大臣極為無能。
可在所有人束手無策時,他們又開始期待,那個年輕人能再次出現。
力挽狂瀾。
皇帝聞言,額頭青筋直跳,突然有些無力地靠在座椅上。
殿上,禦史李琦開口,平靜道:
“齊千戶昨日在東城與書院三先生一起救人,親力親為,已儘了全力,卻是不知馮給事中做了哪些事,救了幾個人。”
馮給事中沉著一張臉,他方才也是一時嘴快,這時候騎虎難下,硬著頭皮道:
“齊千戶是修士,不怕染病,自然去得,本官一介文人,自然不能比較。”
嗬嗬,李琦一臉鄙夷,正要反擊,那給事中繼續道:
“況且,救幾個人,有何意義?能扭轉大局否?堂堂千戶,不在衙門辦事,卻跑去東城,回頭在報紙上一發,齊千戶又能撈一筆好名聲……”
“夠了!”皇帝蘊怒,正要開口,突然間,大殿外一名宦官急匆匆跑來,尖細的聲音響起:
“陛下……齊大人他……”
群臣心頭一跳,突然覺得,這一幕有些……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