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倭寇襲村(1 / 2)

清晨,海風掀起潮濕的鹹味,李川的船劃過平靜的海麵,漸漸接近家鄉漁村。他站在船頭,望著熟悉的海岸線心中充滿了歸家的喜悅。然而,未等船靠岸,他便注意到不對勁--村莊上空升起嫋嫋的黑煙,空氣中隱約傳來哭喊與喧囂。

倭寇突襲,村莊陷入火海李川匆忙登岸,卻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小村四處火光衝天,簡陋的茅草屋倒塌在濃煙之中,海灘上遍布被斬殺的村民屍體。幸存的漁民四處逃竄,更多的人被綁在沙灘邊,倭寇拿著長刀逼迫他們上船。倭寇的戰船停泊在近海,十餘艘大小不一的船隻肆無忌憚地掠奪漁村的財物和勞動力。

李川咬緊牙關,他目光冷峻,迅速走向還在拚死抵抗的村民,試圖了解局勢,一名肩膀染血的老漁民跌跌撞撞地跑來,抓住李川的手,驚恐地喊道:“川女你回來了!倭寇、倭寇殺了我們的人,還搶走了村長的女兒和許多婦人!

憤怒的李川毫不猶豫地抄起一根竹竿,直奔倭寇劫掠的方向。他目睹一名倭寇正試圖將一名老漁婦踢下小船,他一個箭步衝上去,用竹竿狠狠敲擊倭寇的手腕,刀刃應聲而落。倭寇被這突如其來的襲擊驚呆了,但隨即反應過來,兩人拔刀逼向李川。

儘管曾在海上與海盜廝殺無數,李川麵對這樣的局勢卻也感到孤掌難鳴。他一邊抵擋倭寇的進攻,一邊奮力將老漁婦護送到安全地帶。然而,他終究雙拳難敵四手,被倭寇踹倒在地。眼看長刀劈下,幸虧幾名村民抄起漁網從後方包圍,將倭寇纏住,李川才僥幸逃過一劫。

幸存者的悲慟倭寇帶著劫掠來的財物和俘虜迅速登船離去,隻留下一片狼藉的村莊。李川撐起身子,環顧四周,耳邊是村民們的哭聲和嗚咽聲。

一名年輕男子跪倒在燒焦的屋前,抱著已經冰冷的父親,喃喃道:“爹,我一定會殺了他們,為你報仇!”另一邊,一名婦人聲嘶力竭地喊著孩子的名字她的兩個孩子被倭寇擄走,隻留下空蕩蕩的搖籃。

村長艱難地拄著拐杖走到李川麵前,眼中滿是無奈與絕望。他低聲道:“川子:我們這窮鄉僻壤的村子,實在招架不住這些海上惡徒.....可是,但倭寇不會停手的,他們還會回來!”

李川的決心這一幕深深刺痛了李川的內心。他抬起頭,眼神中閃過堅毅的光芒。他不是生於富貴之人,但他深知,隻有挺身而出,才能保護家鄉不再遭受倭寇的摧殘。他大聲說道:“村長,你們聽我說!這些倭寇就是仗著我們手無寸鐵才敢如此猖狂。但我李川不是他們能輕易欺負的。我會留下來,教你們如何保護自己,如何與這些倭寇抗衡!”

村民們聽到這句話,眼中燃起一絲希望。他們雖然依舊恐懼,但對李川的信任讓他們有了短暫的寄托。

當天夜裡,李川召集了村中幸存的青壯年。他分析倭寇的進攻方式和行動規律,並提出利用漁村熟悉海域地形的優勢,設計陷阱阻擊倭寇,

“倭寇雖然人數眾多,但他們的戰船速度不快,行動主要依賴潮汐。如果我們在海灣布置埋伏,完全可以拖住他們的退路。隻要敢戰,我們就有機會取勝!李川信心滿滿地說道。他當即分配任務:有人負責製作簡易武器,有人負責監視倭寇的動向。

村民們從最初的茫然逐漸被李川的熱血感染,紛紛行動起來。老人們將多年捕魚的經驗傳授給年輕人,用漁網、鐵鉤改造成簡易的捕殺工具。李川親自指導他們練習防守和反擊的戰術,並通過演練逐步提高村民的士氣和戰鬥力。

戰火將燃,風雨欲來幾天後,李川站在海岸邊,看著太陽漸漸沉入海平線。他的心中有些忐忑,但更多的是期待。他知道,這將是一場艱難的戰鬥,勝利的希望或許渺茫,但他絕不能退縮。這不僅是為了家鄉,也是為了他作為一個海上鬥士的尊嚴

夜色降臨,海風卷起陣陣浪花,李川凝視遠處黑沉沉的海麵。他知道,倭寇的戰船或許正悄悄駛近……

夜色沉沉,漁村依然籠罩在幾日前的悲痛之中。然而,村民們已不再是毫無抵抗力的羔羊。在李川的帶領下,他們悄無聲息地隱藏在礁石間、蘆葦叢中,等待著倭寇戰船的靠近,

海麵上,一艘艘倭寇戰船的燈火如幽冥般遊動,逐漸向村莊靠近。這些船上的倭寇顯然沒有意識到危險的存在,他們依舊帶著上次劫掠的囂張氣焰,放肆地喊叫著。

“狗???娘養的!這些家夥竟然又來了。”名年輕漁民緊握手中的長矛,滿臉怒火,低聲對身旁的李川說道,

“冷靜,”李川壓低聲音,目光如鷹隼般盯著倭寇的戰船,“等他們再靠近一些。”

倭寇的第一艘小船終於接近了海灘,幾個手持火把的倭寇跳下船,踩在沙灘上肆意狂笑:“這個破村子看來沒人敢反抗了。”另一人用刀尖挑開一間草屋的破門,嘲諷地說:“看來這裡早就沒人了,簡直毫無挑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