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海風微涼,李川站在甲板上,目光緊盯著遠處的海平線。他剛從翻譯好的賬本中得知了一條驚天秘密:曹慶不過是幕後操控者的一枚棋子,而真正推動海上混亂的,是一個隱藏在南洋貿易圈中的巨頭商人。這人表麵上以香料、絲綢和藥材貿易聞名,暗地裡卻利用倭寇騷擾沿海村莊,趁機壟斷海上商路,牟取巨額利潤。
“難怪這些倭寇的武器裝備這麼精良,還有充足的糧食供應,”李川低聲自語,“沒有強大的後盾,他們不可能肆虐這麼久。”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情況,李川決定先從沿海的老漁民入手。清晨時分,他帶著一小隊人馬登上了距離雙龍灣不遠的一處孤島。島上的老漁民李叔是個年過六旬的老人,熟悉這一帶海域的每一處暗礁和潮汐變化,也是少數曾經和南洋商人打過交道的人之一。
“李叔,我聽說您年輕時曾與不少南洋商隊合作,您可知道有個叫‘謝通海’的商人?”李川試探著問道。
李叔聽到這個名字,臉色頓時一變。他左右張望了幾眼,確認四下無人後,壓低聲音說道:“謝通海?你怎麼會知道這個人?”
李川見他神色緊張,知道問對了人,便將自己發現的線索簡單講述了一番。
“果然是他!”李叔咬牙切齒地說,“這謝通海是個笑麵虎,表麵上客客氣氣,實際上心黑手辣。他早年靠欺騙和掠奪起家,後來在南洋發了財,買通了不少官府勢力。倭寇肆虐的事,我懷疑早就跟他有關!”
“你有證據嗎?”李川追問。
“沒有。”李叔搖頭歎息,“但我記得,有一次我們村的人無意間撞見謝通海的一艘船,當時船上裝滿了倭寇的武器,後來那人沒幾天就失蹤了。”
李川握緊了拳頭:“既然這人是關鍵,我們一定要找到他!”
為了更詳細地摸清謝通海的行蹤,李川決定派出幾名精通水性和潛伏的漁民,偽裝成普通的南洋商隊成員,潛入謝通海常去的港口探查。
幾天後,探子傳回了消息:“謝通海的船隊最近頻繁出現在三叉灣,據說那裡是他的秘密倉庫所在。他還跟倭寇頭目密切來往,但防守極為嚴密。”
三叉灣是個天然的深水港,地形複雜,進出隻有一條狹窄的水道。這既是防禦的天然屏障,也是李川的突破口。他心中逐漸形成了一個大膽的計劃。
李川召集村裡的幾位長老和主要隊員,召開了一次秘密會議。
“我們現在麵臨兩條路,”李川沉聲說道,“一是直接對付謝通海,但他背後的勢力太過龐大,我們沒有勝算;二是先解決倭寇,剪斷謝通海的爪牙,然後逐步瓦解他的勢力。”
村長李老根點點頭:“你說得對。倭寇是我們的眼前大患,如果不先清除他們,謝通海再狡猾,我們也騰不出手去對付他。”
“可是倭寇裝備精良,人數眾多,我們怎麼辦?”一名隊員提出了疑問。
“分而治之。”李川胸有成竹地回答,“三叉灣雖是倭寇的補給基地,但他們的活動範圍有限。我們可以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在關鍵位置設置伏擊,逐步削弱他們的實力。”
“可是,如果我們對付倭寇,謝通海會不會察覺?”另一個村民擔憂地問。
“他會察覺,但這恰恰是我們的機會。”李川冷笑道,“如果我們把倭寇逼到窮途末路,他必然會出手相救,到時候我們便能將計就計。”
會議結束後,李川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他明白,倭寇和謝通海的關係錯綜複雜,稍有不慎,就會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但為了守護村民的家園,他彆無選擇。
當天夜裡,他獨自坐在海邊,思索著接下來的每一步行動。他望著天上的繁星,耳邊是潮水的拍打聲,腦海中卻不斷浮現出被倭寇劫掠的村莊和被欺壓的百姓。
“這片海域是我們的家,不是這些貪婪之徒的獵場。”李川暗自發誓,“我要讓他們知道,我們漁民的反擊,不會讓他們好過!”
他起身回到營地,開始部署下一階段的行動。他知道,這是一場以弱勝強的戰爭,但也是一場必須贏的戰爭。
李川坐在船頭,雙手握拳,心中盤算著下一步的行動。他已經決定要徹底摸清謝通海的活動規律,尤其是三叉灣的秘密倉庫。他深知,任何冒險行動都需要情報的支撐。
第二天一早,李川帶著精挑細選的五名隊員,從漁民艦隊中挑選了一艘不起眼的小船,悄悄向三叉灣方向駛去。船上裝滿了普通貨物,偽裝成一支平常的商隊。為了不引起懷疑,他們刻意走了一條偏僻的航道,儘量避免與任何可疑船隻遭遇。
三天後,他們在距離三叉灣五裡外停下,靠近一處茂密的紅樹林藏身。這裡視野開闊,又隱蔽安全,是觀察動靜的最佳位置。
“你們看,那艘船的旗幟上有個黑底金邊的‘謝’字,”一名隊員低聲說道,“很可能是謝通海的人。”
李川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一艘巨大的帆船緩緩駛入三叉灣。它船身修長,裝載量極大,顯然是專為貨物運輸打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