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村的晨霧漸漸散去,陽光灑在寧靜的海麵上。然而,村民們的心中並不輕鬆,倭寇雖暫時退去,但那股不安的陰雲始終籠罩著每個人的心頭。李川深知,眼下最緊要的是在最短時間內建立起牢固的防禦體係,否則下一次敵人卷土重來,村莊將無處可逃。
村口的沙灘上,幾十名村民圍在一張攤開的地圖前,聽李川講解。
“各位,咱們這次雖然贏了,但代價不小。如果再有敵人來襲,我們必須有更完善的防禦手段。”李川拿起一根木棍指向地圖,“第一步,我們要在沿海修建哨點。”
“川哥,哨點怎麼修?會不會太花時間?”劉浩皺眉問道。
“簡單!用竹子和木板搭建高台,再設置遮風棚,派人輪班值守,能看到海上三十裡範圍的動靜。”李川解釋道,“敵人一旦靠近,我們立刻預警,所有人進入防禦狀態。”
張老三若有所思:“這倒是個好法子,咱們人手不多,能提前發現敵情,就能提前部署。”
“不錯。”李川繼續說道,“第二步,我們要修築簡單的防禦工事。村口的幾條主要通道,都用木柵欄和沙袋堵住,形成天然的障礙。必要時,我們還能利用這些工事進行反擊。”
陳鐵匠撫掌笑道:“川哥,你這主意可比之前的戰法精明多了!咱們這些老骨頭,拚不動命,但修修柵欄、搬搬沙袋還是沒問題的。”
聽完李川的計劃,村民們紛紛響應。
“陳叔,您帶幾個年輕人負責哨點的搭建,三天之內要完成。”李川下令道。
“包在我身上!”陳鐵匠乾勁十足。
“劉浩,你組織一隊人手,修築村口的防禦工事,務必做到結實耐用,能抵擋敵人的火器攻擊。”
“沒問題!”劉浩擼起袖子,“這回我非讓他們撞個頭破血流不可!”
“還有,所有漁民要輪流接受基礎戰鬥訓練,學會使用弓弩和長槍。我們得讓每個人都能保護自己。”
“川哥,這樣一來,村裡誰還能下海捕魚?”張老三撓頭,“咱們總得留些人乾活吧?”
李川點點頭:“你說得對。我已經想好了,訓練時分批進行,村裡婦女和老人也可以學些簡單的防禦技巧,確保關鍵時刻人人有用。”
防禦計劃展開後,整個村莊迅速忙碌起來。
劉浩帶著幾名精壯漁民來到村口,開始挖溝、立柱、架設木柵欄。
“浩子,這柱子要打多深?”一名村民問道。
“至少三尺!太淺了,敵人一撞就倒。”劉浩回答得乾脆利落。
“這活挺重啊,得乾到啥時候才能完?”
“彆廢話了!多流點汗,免得以後流血。”劉浩一邊忙活一邊吆喝,“大家加把勁兒,川哥的計劃一定能管用!”
另一邊,陳鐵匠帶著一幫年輕人來到海灘,選取結實的竹子和木料,用最快的速度搭建起幾座哨點。
“這個平台再抬高點,視野更廣。”陳鐵匠指揮著。
“行,這就抬!”年輕人們乾得熱火朝天。
傍晚時分,李川親自主持第一批村民的訓練。他用漁網改造了一些簡易的盾牌,又借用了村裡僅剩的弓弩。
“今天我們學兩個簡單的戰術。”李川站在場中央,語氣嚴肅,“第一,如何用盾牌防禦敵人的箭矢;第二,怎麼用弓弩瞄準並射中目標。”
“川哥,這玩意兒不好學吧?”一名年紀稍大的漁民撓撓頭,“咱們這輩子都是扛網撒魚的,能行嗎?”
“能不能行,要看你們的決心。”李川直視每個人,“敵人來襲的時候,手裡有武器,起碼能多一分活下去的希望。”
“聽川哥的!”人群中有人喊道,“再難也得學!總不能讓人家再把咱們當魚一樣撈走!”
訓練場上立刻響起一片附和聲。
幾天後,哨點、柵欄和防禦工事基本完工,李川決定進行一次模擬演練。
“今天的目標是測試我們的防禦體係。”李川站在村口,對全體村民說道,“我和劉浩帶人扮成‘敵人’,嘗試突破村莊的防線,你們的任務是阻止我們。”
村民們頓時興奮起來,紛紛進入各自的崗位。
演練開始後,李川和劉浩帶人“偷襲”哨點,結果剛靠近便被瞭望員發現,隨即敲響銅鑼警報。村民們按照預案迅速集結,拿起弓弩和長槍嚴陣以待。
“這陣勢不錯!”劉浩笑著誇道,“看來川哥的法子還真管用。”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裡,李川不斷調整戰術,尋找防禦體係的漏洞,並提出改進建議。
“瞭望員要再分組換班,這樣夜裡也能保持警惕。”
“柵欄間的縫隙太大了,得再補上。”
“弓弩手的站位要調整,儘量保證互相掩護。”
經過一周的努力,漁村的防禦體係已初具規模。
村民們望著巍然矗立的哨點和結實的防禦工事,心裡多了一分踏實。
“川哥,有了這些東西,咱們總算能睡個安穩覺了。”張老三感慨道。
“沒錯,不過我們不能掉以輕心。”李川拍拍他的肩膀,“敵人不會輕易罷休,我們要時刻準備迎接下一場戰鬥。”
然而,就在村莊逐漸穩定的同時,一隊來自鄰村的漁民匆匆趕來,帶來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