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共同應對內外壓力(1 / 2)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川和蘭娜的合作逐漸加深,尤其是在漁村的改革試點上,兩人緊密配合,逐步顯示出了出色的成績。然而,隨著他們在地方取得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宮廷內外的壓力也悄然加劇。

一場突如其來的宮廷集會,使得局勢愈發緊張。今天,宮廷內的氣氛異常沉悶,貴族們圍坐在長桌旁,蘭娜穿著一襲深藍色宮廷禮服,顯得格外從容。但在她的眼中,隱藏著一絲疲憊和警惕。李川站在她身旁,神情自若,目光時不時掃過那些圍坐的朝臣。

這場集會的議題是關於漁村改革的進一步推廣,然而,在場的大部分大臣對蘭娜和李川的合作表示了強烈的不滿。

“殿下,”一位年長的文官出言不遜,“我們都知道漁村改革的初衷是為了民生,但為什麼要由外人來主導?李川這個地方官員,究竟有何資格與我們共同治理國政?他不過是一個漁村的村長罷了。”

此話一出,立即引發了在場一部分人的附和。

“正是,殿下,”另一位年輕的權臣緊跟其後,“外界紛紛議論,我們也不能坐視不管。李川不過是一個素未謀麵的外人,他能為國家做什麼貢獻?這樣大規模的變革,豈能隨便交給一個地方官員?難道我們的國家就這樣把政權交給了私人手中?”

蘭娜臉色微沉,毫不示弱地回應道:“李川不僅僅是一個漁村的村長。他有眼光、有膽略,正是他帶領漁村實現了飛躍性的改革。在他的帶領下,漁村不僅僅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民眾的生活也得到了實質性的改善。我相信,他的理念是符合國家利益的。”

李川此時沒有急於辯駁,而是靜靜地站在一旁,深知這場宮廷鬥爭,不是靠一時的言辭可以解決的。

“殿下,您總是提到漁村的成功,可那不過是一個小小地方的改革,怎麼能代表全國呢?”一位有著深厚背景的大臣開口,他的語氣帶著一絲挑釁,“如果我們每一個地方的官員都像李川那樣自己主張改革,那豈不是天下大亂?”

蘭娜目光堅定,語氣不容置疑:“每一項變革的成功,都是從小地方開始的。漁村的成功證明了改革的可行性,而不是口頭的理論。我不允許任何人僅憑空洞的質疑來阻礙我們前進的步伐。”

氣氛愈發緊張,宮廷內的氣氛仿佛凝固了,眾多朝臣麵麵相覷,不知如何回應。

就在這時,李川開口打破了僵局:“各位大人,殿下剛才所言,我深感榮幸。若僅僅是口頭辯論,恐怕難以打消大家的疑慮。可若是能夠通過實際行動來證明,那才是真正有力的證據。”

他的聲音不大,卻透著不容忽視的堅定,“既然大家如此關心漁村的改革成果,我願意親自承擔責任,帶領漁村迎接更大的挑戰。若是成功,大家自然會看到改革的力量;若是失敗,我一人承擔後果,絕不推卸。”

這番話一出,會議室內一片寂靜。所有人都沒想到李川會如此直白地提出承擔失敗的責任。在場的大臣們沉默了片刻,議論紛紛。

蘭娜看著李川,眼中閃過一絲欣慰。她知道,這樣的表態,不僅僅是為了她自己,更是為了給漁村和所有支持他們的人一個堅定的信號。

然而,外部的挑戰同樣在悄然逼近。宮廷內的動蕩還未平息,漁村的支持者和反對者在地方的角力也在加劇。消息傳出後,不僅宮廷內派係不滿,外界也有不少人開始利用這一點挑撥離間。

一位從宮廷傳來的密報,讓李川心頭一震——有消息稱,某些地方勢力已經開始放出風聲,刻意挑撥他與蘭娜的關係。更有甚者,散布他們之間的合作隻是為了各自的個人利益,聲稱李川借助蘭娜的權力來謀取私利,而蘭娜則是因為缺乏真正的權力基礎,才依賴李川的支持。

這些消息雖然並未直接出現在公眾麵前,但也讓地方上的反對派有了可乘之機,開始大肆渲染這些謠言,以此來加劇兩人之間的裂痕。

李川接到消息的當晚,立即與蘭娜商議對策。兩人相約在宮殿的書房中,李川的臉上少了幾分往日的輕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不容忽視的嚴肅。

“殿下,外界的風聲越來越緊,似乎有人在散布我們之間的隔閡。”李川低聲說道,眉頭微蹙,“這些謠言一旦擴散,勢必會影響我們在地方的支持,甚至可能激化宮廷內的矛盾。”

蘭娜目光沉思,片刻後才緩緩開口:“我知道這些謠言的背後,必定是有心人故意挑撥。既然如此,我們就不能坐視不理。我要讓他們明白,我們的合作並非為了私利,而是為了國家的未來。”

李川點了點頭:“我同樣認為,我們需要更多的行動來證明我們的決心。無論是對朝臣的承諾,還是地方百姓的支持,任何一個細節都不能被忽視。”

蘭娜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然:“那就從今天開始,展開一場全新的合作模式。我們要讓所有人看到,漁村的改革不僅僅是口號,更是實實在在的改變。”

李川露出一抹微笑:“那我便全力配合殿下,打破這場風波。”

兩人緊緊對視,似乎達成了一種默契。麵對內外的壓力,他們沒有選擇退縮,而是以更加堅定的步伐,邁向了前方的挑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