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漁村商貿的曙光(1 / 2)

王室聯盟的改革剛剛步入正軌,卻突然遭遇了財政危機。隨著稅改的逐步實施,短期內的財政收入大幅下降,而邊境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卻需要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財政大臣在會議上麵色凝重:“殿下,王室庫藏已經接近枯竭,如果再沒有新收入來源,我們的改革計劃恐怕會被迫中止。”

議會中的貴族紛紛指責:“這就是改革的後果!削弱中心地區的賦稅,就是自斷財路!”

蘭娜眉頭緊鎖,目光掃過議員們,她知道,財政危機會成為反對派攻擊改革的最佳借口。就在她思索對策時,李川站了起來,目光堅定地說道:“各位,這並非無解的難題。如果王室願意調整視角,從漁村這樣的邊緣地帶尋找機會,我們或許能找到解決財政問題的突破口。”

李川的提議一出,立即引起了軒然大波。一位老貴族冷笑著反駁:“漁村?不過是些貧窮的沿海聚落,能為王室帶來什麼?是少得可憐的魚蝦,還是那點不足掛齒的鹽稅?”

李川鎮定自若:“這些漁村的確貧窮,但它們有巨大的潛力。它們不僅有豐富的海產資源,還有通往外界貿易的海上航道。如果我們能夠發展漁村的商貿網絡,甚至建立跨地區的海上貿易體係,這將是一項穩定而可觀的收入來源。”

蘭娜聽得若有所思,追問道:“你的意思是,將漁村打造成王室的商貿樞紐?”

李川點頭:“沒錯。通過投資漁村的港口建設,改善漁業設施,同時吸引商人參與,我們可以迅速提升這些地區的生產力和貿易能力。”

儘管李川的提議充滿希望,但在場的貴族們並不買賬。他們更傾向於向中心地區的商人增稅,甚至建議直接從邊境地區抽調資源填補財政漏洞。

蘭娜沉默片刻,突然開口道:“各位,你們的提議無非是殺雞取卵。如果我們不為聯盟尋找新的增長點,隻會陷入惡性循環。財政危機需要解決,但改革的步伐不能停下。”

她轉向李川,目光堅定:“我批準你的‘漁村計劃’,並授權你全權負責實施。但記住,我們隻有三個月時間。如果計劃失敗,我將不得不重新考慮財政策略。”

李川微微頷首:“我明白,殿下,我不會讓你失望。”

幾天後,李川親自帶領團隊前往幾個沿海漁村進行調研。他們走訪了漁民家庭,查看港口現狀,並記錄下每一個可能的發展點。

“這裡的漁民收入低,最大的原因是缺乏足夠的市場渠道,”李川對隨行的官員說道,“他們的漁獲大多賣給中間商,而中間商又以低價壟斷市場。我們需要直接為漁民搭建銷售平台,同時改造港口設施,吸引外地商船。”

然而,調研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漁村的村長對李川的計劃持懷疑態度:“你們這些貴族,隻會拿走我們的資源,從來不關心我們的生活。”

李川耐心解釋:“村長,我們不是來拿走什麼的,而是來幫你們創造更好的條件。如果計劃成功,你們的漁獲價格會提升,港口會繁榮起來,你們的孩子也將有機會過上更好的生活。”

最終,村長點了點頭:“好吧,我相信你一次。但如果你騙我們,漁民們絕不會答應。”

李川返回王城後,立刻著手籌集資金。他向蘭娜建議,將王室儲備的一部分黃金作為啟動資金,同時號召中心地區的商人以優惠條件參與投資。

“如果我們能讓商人看到利益,他們就會主動加入進來,”李川說道,“而且,這還可以緩解他們對稅改的不滿。”

蘭娜果斷批準了這項提議,並親自召集了幾位王室信任的商人進行談判。在她的勸說下,商人們同意以低息貸款的形式支持港口建設,同時承諾在漁村開設貿易站。

與此同時,李川邀請了一些工匠和技術人員,幫助漁村改造漁船、修建漁場,並建立冷鏈儲存設施,以延長漁獲的保存時間。

經過兩個月的緊張建設,漁村的港口煥然一新。第一次開放貿易時,十幾艘滿載商品的商船停靠港口,漁民們的漁獲以高於市場的價格售出,收入翻了幾倍。

村長看著繁忙的港口,感慨道:“李大人,這次我們算是真正見到了希望。”

李川微微一笑:“這隻是開始。等到航線進一步穩定,漁村的收入會變得更加可觀。”

初步的成功傳回王城後,蘭娜在議會上宣布了漁村計劃的進展,同時展示了第一批稅收數據。儘管數額不大,但足以證明計劃的可行性。

一些曾經反對的貴族不得不承認:“或許,這確實是條出路。”

隨著漁村初步發展的成功,李川意識到,要真正實現“漁村計劃”的潛力,就必須打破現有的地域限製,將漁村與更大的商貿網絡連接起來。他召集了一批熟悉航線的水手與商人,開始規劃跨地區的海上貿易路線,並進一步吸引更多投資者加入。

“我們的目標,不僅是讓漁村為王室提供稅收,”李川在會議上說道,“更重要的是通過漁村的繁榮,帶動整個沿海地區的經濟增長。”

為此,他提出了一項新的方案——設立區域性貿易中心。漁村不僅僅是簡單的資源產地,還將發展為商貿中轉站,為其他地區的商人提供便利。

蘭娜對此十分讚賞,但她也意識到,這項計劃必然會觸動更多利益群體。她在會上提醒道:“李川,擴展貿易網絡固然重要,但我們不能忽視可能引發的矛盾。中心地區的商人如果感到威脅,或許會聯合起來對抗我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