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凶案現場勘查的密碼(1 / 2)

“你沒事了吧?沒事了,我就先過去工作了。”陸小鵬指了指那具高度腐敗的屍體。

“你先過去吧,我再緩一下,再過去。”藍初萌道,強忍著乾嘔。

“你就先彆過去了,實在閒不住,就去看看那具新鮮點的。”陸小鵬指了指那具還沒腐爛的屍體,對藍初萌說道,然後走向那具高度腐敗的屍體。

經過初步屍檢,陸小鵬發現,兩名死者都是35歲到40歲的男子,兩人都是被勒死的,一人喉結處有破傷,一人下巴底下有破傷。兩人頸動脈處也都有淤青,身上都無其他外傷。

“跟白樓和海西5起搶車殺人案的殺人手法一樣?”陸小鵬問曹誌豪。

“還真是。”曹誌豪道。

“曹隊和小陸的意思是,這兩具屍體的凶手,跟93年年底,94年年初的劫車殺人案有關?”2隊隊長王勤問。

“就憑殺人手法類似,也還不能確定。”曹誌豪道。

“沒那麼巧吧?”鄭國平問,“咱們剛剛開始梳理911案和搶車殺人案,這搶車殺人案就繼續了?”

“在刑偵上,必然性和偶然性互相碰撞產生的巧合並不鮮見,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隻有想不到。”戴國強道,“選擇這段時間作案,殺人手法跟搶車殺人案類似,埋屍在這個地方,從大概率上說,是必然的。

而撿破爛的來到這廢棄磚瓦廠,來到了這偏僻的小樹林裡,野狗將屍體刨出,正好被他發現,從大概率上說,應該是偶然的。

偶然加必然,就很可能構成我們剛才所說的巧合。

可以說,巧合在刑偵上,是無處不在的。

發案存在巧合,作案存在巧合,破案同樣存在巧合。

我們這破案中所說的運氣,也是一種巧合。”

“刑偵上的連環巧合定律。”陸小鵬點點頭。

這時候,法醫秦雲和曾經當過法醫的2隊隊長王勤對死者的死亡時間產生了不同看法。

“從這裡土壤的顏色、鬆散程度和植被看,這是強酸性土壤,pH值明顯低於5,泥土又比較濕潤。”秦雲道,“現在的室外溫度至少38度,在這強酸性土壤和高溫之下,屍體腐爛的速度是最快的。”

“這隻是相對來說。”王勤道,“我們江南的土壤,大部分都屬於酸性土壤,這段時間也都是普遍的高溫,我也是在這兩個條件的基礎上推斷出來的。”

“從這土壤顏色、鬆散度和粘稠度來看,還不屬於弱酸性,應該是強酸性。”秦雲道,“這具新鮮的,屍斑雖然已呈浸潤期,但在強酸性土壤和室外高溫的雙重作用下,已經加速了屍斑的發展,死亡時間不會超過20個小時。”

“那這屍綠呢?”王勤指著屍體下腹一片巴掌大的汙綠色屍綠問秦雲,“已經這麼大一片屍綠,沒有30個小時,能形成嗎?”

“如果是在弱酸性土壤中,溫度在20度左右,一般在死後24小時由右下腹部開始出現屍綠,但在這強酸性土壤和高溫之下,能夠形成這麼一片屍綠,死亡時間應該不會超過20個小時。”…。。

“那你說,這具爬滿蛆的呢?”王勤問秦雲。

“從屍體的巨人觀程度、蛆蟲的生長程度、蛆蟲對屍體的破壞程度看,結合強酸性土壤和溫度、濕度,死亡時間應該在一個星期之內。”

“這具死亡時間,應該差不多。”王勤點點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