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果園計劃(1 / 2)

楊帆一抬頭,眼前的景象令他眼前一亮!這平台短短一天時間就搖身一變,化身為熱鬨非凡的“舞台”。各式各樣的機械錯落有致地擺放著,下方的山路也已煥然一新,如今卡車穿梭其中,如魚得水,暢通無阻。

楊帆湊近仔細端詳,這路麵雖看似隨意修補,卻也彆具匠心,顯然是為了方便車輛通行。他心中不禁好奇,這平台究竟是如何脫胎換骨的呢?之前這山崖邊不是僅有個小平台嗎,四周還儘是堅硬無比的石塊。但這高度恰到好處,僅有百餘米,而懸崖與水麵的距離也不過二十米左右。此處地勢得天獨厚,雖處在大山之中,卻並不顯得高聳入雲。山上以石頭為主,樹木稀少,而這山坡的傾斜度更是恰到好處。楊帆正是看中了這裡,決定在此修建橋梁,修路之事也順水推舟,路麵稍作傾斜,便可輕鬆應對。更妙的是,此地石材豐富,無需水泥,僅憑石頭便能鋪就一條堅實的道路。這條路並不需要承受汽車的重量,隻需滿足行人和摩托車的通行需求即可。

目光下移,楊帆發現下方也已經開始動工了。在這偏僻的山裡,修路似乎成了一件無人監管的自在事。不過話說回來,楊帆還是讓蔣宇給倉庫辦了個房產證,算是恪守規矩。在這塊土地上蓋房子,又有誰會多嘴多舌呢?更何況,這片土地本就是楊家村的,一直延伸到土路的儘頭。隻是由於道路不通,這裡一直無人耕種,荒蕪一片。

環顧四周,沒有發現什麼新鮮事,楊帆便與蔣宇打了個招呼,準備返回村子。他站在吊塔上,緩緩下降,目光所及,船上的貨物已經裝得滿滿當當。他躍上朱伯的船,稍作等待,便踏上了歸途。逆流而上,雖然耗時比來時長得多,但他們還是趕在中午前回到了村子。

工人們原本打算在河灘上草草了事,但楊帆堅持要請他們到家裡吃飯。後來這一消息傳到了大爺爺耳朵裡,村子裡的人也陸續得知了此事,大家都歡呼雀躍,喜出望外。最終,他們在大爺爺家擺上了宴席,吃得痛快淋漓。下午,大家都紛紛來到這裡參觀,他們留下了一些人在此建造簡易住房,又讓朱伯帶著他們去招募人手和搬運機械。看到這些機械,大家終於看到了出村的橋即將動工的希望,心中無比激動。下午,他們開始商量要擴建河上的那座小橋,以免將來通行不便。

楊帆聽了這個建議,認為原來的小橋不必拆除。那座小橋完全是木製的,隻能供行人和牛通過。現在他想在旁邊建一座更大的橋,采用石頭和木頭結合的方式建造,橋麵上鋪設厚厚的木板,以便小四輪車也能順利通過。

下午,村子裡的大人們都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討建橋的具體事宜。楊帆提出可以從山上開采出石頭,打磨後作為橋基,同時在石頭旁邊打入樹樁,以增強橋梁的穩定性,防止被河水衝毀。考慮到河水流量並不大,主要來自水庫和四周的山上,楊帆的這一建議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經過幾位年長的族人的商議,最終決定明天開工,由村子裡的人將開采出來的石頭運下山來修建橋梁。

人群散去後,楊帆走到工人們身邊,詢問他們有什麼需要儘管告訴他。隨後,他想到朱伯接下來幾天都要跟著工程隊搬運物品,便從空間中取出了5000元錢準備交給朱伯。然而朱伯堅決拒絕接受這筆錢,他認為修建橋梁關係到整個村子的福祉,自己也應該出一份力。見朱伯態度堅決,楊帆隻好作罷,打算日後以其他方式補償他。

這時楊帆又想起了果園的事情,於是去找老族長商量。當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老族長時,老族長表示同意:“你要那片果園?還給村子裡一半的利潤?這沒問題,反正果園現在也沒人管理。”

“老族長,現在路修好了,我想以後可能會用到果園,所以想把果園重新整治一下,這樣也能為村子創造一些利潤。”

“好吧,那你就去做吧。你彆急著走,我給你寫個證明,以後免得有人找你麻煩。”

楊帆拿著老族長寫的證明回到家中,打算詢問母親是否有擅長修剪果樹的人手可用,並計劃找人清理果園裡的雜草。一進家門,就看到母親正在和爺爺、奶奶說話。楊帆走過去打了個招呼後詢問起中午的事情來。剛吃完飯,他們就匆匆上樓去整理一番。媽媽有些擔憂地問我:“你那橋確實得修了,花了不少錢吧?”楊帆輕輕握住手中的五萬元,略顯心虛地回應:“媽,這隻是賣了兩個人參的錢。還有點多出來的,能不能幫我把上學時借的錢都還了?剩下的,你看著家裡需要什麼就買什麼吧。”說著,我從口袋(其實是個神秘空間)中掏出那疊厚厚的鈔票。

劉雲芳看著眼前的這筆錢,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你不是打算搞蔬菜大棚嗎?怎麼給我這麼多錢,你自己夠用嗎?”楊帆微笑著安慰她:“媽,你放心,我的錢夠用,賣人參的錢還剩很多呢。”

然而,劉雲芳握著錢,仍然覺得不對勁,這麼多的錢讓她心生疑慮:“你是不是給錯了?怎麼這麼多錢?這得有好幾萬了吧?我還沒見過這麼多錢呢,兒子,你是不是在外麵做了什麼不好的事?”楊帆連忙擺手解釋:“媽,你怎麼能這麼說呢?你兒子你還不了解嗎?我怎麼可能去做壞事?這真的是賣人參的錢,那人參價值連城。”

旁邊的爺爺也開口了:“楊帆的人參確實非常珍貴,這錢你就收下吧,應該是他賣人參得來的。”聽到公公的話,劉雲芳便不再多說什麼,打算拿著錢去還我上學的債務,再為家裡添置些必需品。

楊帆又叮囑媽媽:“媽,明天不要做那麼多飯了,他們明天都要去修村子前的橋。我的果林事宜先放一放,等橋修好再建。記得幫我找幾個嬸嬸來幫忙,我打算接手那片果林,先除草,等橋修好了再找人來修剪枝條。對了,幫忙拔草的嬸嬸們,你不用管她們的飯,我每人每天給她們一百元錢,給多了她們反而可能會拒絕。”

劉雲芳有些不解:“你要那片果林乾什麼?找人幫忙倒是沒問題,現在地裡的活兒也不忙,很多人都有空。不過,關於給錢的事,我也不確定她們是否願意。”楊帆信心滿滿地回答道:“媽,你和她們說清楚,如果不願意就不要勉強。我計劃發展果林是為了未來的長遠打算,現在和你說了也不懂,就彆問了。總之,我賣人參的錢還很多,不用擔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