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仔細的搜尋,他們依然沒有找到小熊仔的蹤影,秦莉也查看了下午的視頻記錄,發現小熊仔下午的確是在果林裡,但後來似乎走出了監控範圍,不過從那個方向看來,它應該是要回楊帆那裡的。
楊帆和秦莉都陷入了困境,他們不知道小熊仔到底去了哪裡,也不知道該如何尋找它,楊帆隻能默默地祈禱,希望小熊仔能夠平安無事地回來。在果林裡尋尋覓覓了三個多小時,大家仍未能發現小熊仔的蹤影,楊帆瞥了一眼時間,見天色漸晚,便讓秦莉和她的隊員先行返回,自己則獨自回到了山間的小院。
他原想打個電話詢問父母是否見過小熊仔,但回想起下午父母被自己親自送走,根本沒有機會看到小家夥的身影,這個念頭便打消了。若是此刻致電,恐怕會攪得父母今晚無法安心入眠,於是,楊帆決定明日再作打算,看看小熊仔是否會自己回來。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確實令人頭疼,楊帆原本還計劃著去捉野豬,現在看來,這計劃隻能暫時擱置了,首要任務,是要找回這隻調皮的小熊仔。
第二天清晨,楊帆早早起床,便匆匆趕到了山下,他仔細搜尋了一番,但昨晚小熊仔並未歸來,看來小家夥是真的失蹤了,他向父母詢問,但二人都表示昨日未曾見過小熊仔。楊帆心中暗自思忖,莫非真的有遊客將它帶回了家?
懷揣著這個念頭,楊帆直奔大伯家,將此事告知了大伯,大伯聽聞後,也是一臉焦急,畢竟,小熊仔給楊家村帶來了不少的人氣,許多遊客都喜歡逗它玩。更何況,這小家夥聰明伶俐,還會向遊客索要報酬呢。
大伯立即拿起大喇叭,在村子裡喊話,詢問是否有人昨日見過小熊仔,楊帆在大伯家等了大半天,來的都是關心小熊仔的鄉親,卻無一人見過它的蹤影。
就在這時,幾位來楊家村遊玩的遊客提供了線索,他們曾在鳥林見過小熊仔,但那已是上午的事情。楊帆心中一動,秦莉曾說過,視頻中的小熊仔是在下午三點左右回到小院的。
看到這個情況,楊帆知道現在隻能等待了,看看是否有人能提供更多的線索,他在網站上發布了一條信息,希望昨日來玩的遊客能夠提供有關小熊仔的線索。
到了下午時分,楊帆終於收到了一條有用的信息,有人在下午三點之後,在他的院外與小熊仔合影留念,楊帆看著傳來的照片,確實是在自己的院子外麵拍的,這也就意味著,小熊仔在三點左右就已經回到了小院這裡。
令人奇怪的是,那時候有許多村民都來看楊帆剛建好的大棚,卻無人注意到小熊仔的歸來,從時間上推斷,小熊仔應該是在四點左右失蹤的。那時候,正是村民從楊帆的小院離開的時候,小熊仔有可能是跟著人群走了,也有可能是被某個遊客抱走了。
楊家村裡人來人往,那麼大一隻小熊仔,想要悄無聲息地抱出楊家村幾乎是不可能的,楊帆突然靈光一閃,會不會是小熊仔鑽進了某個遊客的包或大的箱子裡被帶走了呢?這個念頭一出現,他覺得這個可能性極大。
於是,楊帆開始詢問起來,看看昨天下午四點左右是否有離開的遊客帶著大包或箱子,可大家都搖頭表示沒有見過這樣的遊客,這些天來楊家村的都是龍泉市周邊的遊客,他們都是當天回去或者是住一晚再回去,並沒有人帶著大包或箱子。
聽到這個情況,楊帆感到十分失望,現在一點頭緒都沒有了,要說被人抓去取熊丹、吃熊掌也不太可能,畢竟小熊仔還太小,正當楊帆準備報警時,王七叔給他提供了一條重要的線索。
昨天他用牛車給一位客人送了玉米出去,而且那些玉米還是在地裡直接摘的,就離楊帆的院子不遠。當時他是把玉米裝在一個大竹筐裡的,王七叔猜測會不會是小熊仔在吃玉米時鑽進了竹筐裡被帶走了。
現在想想還真有這個可能,當時他把玉米送到客人車上時,兩人抬竹筐時還聽那遊客說:“這半筐玉米怎麼會這麼重?”還問王七叔是不是給他多裝了,現在想想當時那筐玉米的重量確實不對勁,他隻是多放了幾棒玉米進去而已,不應該那麼重。
聽到這個線索後,楊帆覺得小熊仔很有可能是鑽進了竹筐裡被拉走了,但是現在沒有那位遊客的電話號碼也找不到他呀!無奈之下楊帆隻好把這個消息發到網站上麵,希望那位遊客能看到。看著了,還把這個情況說了一下,希望有人能提供那位遊客的電話或者住址。顯然,網絡的能量依然不容小覷,僅僅過去了十幾分鐘,網絡上便有一位熱心人士,已經將車主的詳儘信息——包括姓名、電話以及家庭住址——傳送到了楊帆的手機上。
瀏覽著屏幕上的信息,楊帆不禁猜測,這位網友要麼是執法者,要麼是專業的私家偵探,因為他所掌握的信息竟然如此詳儘。
楊帆凝視著電話號碼,毫不猶豫地撥打了過去。
“喂,您好,請問您是昨天在楊家村購買玉米的李先生嗎?”
“是的,我是,請問您是哪位?怎麼知道我在楊家村買了玉米?”電話那頭傳來李先生的聲音。
楊帆聽出了他話語中的一絲不悅,似乎提及楊家村這個名字,讓他心生怒意,楊帆心中不禁納悶,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