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點,楊帆接到了昨天那位大叔的電話,說今天就會帶人過來,先修住的地方,明天就可以動工了。楊帆向他介紹了這裡的情況,果然,九點多的時候,就看到一群壯漢推著小車,拿著開山的工具,在楊帆的廣場上集結,一共來了126人,其中還包括負責後勤的家屬,所以真正乾活的也就一百人左右。
那些遊客看到這陣仗,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就看到這些人浩浩蕩蕩地向楊家村走去,楊帆在村子門口迎接著他們,當看到這龐大的隊伍時,也被他們的氣勢所震撼。一個個身強體壯,手持工具,不知情的人還以為他們是來村裡鬥毆的呢。
“大叔,你們這陣仗可真壯觀啊!”楊帆看著走在前麵的大叔說道。
“嗯,今天乾活的人都來了,我們先看看情況,統計一下。這位是我們的工頭,你叫他詹頭就可以了。”
楊帆看著站在大叔身邊的老人,看上去六十多歲,頭發已經花白,但精神矍鑠。他的雙臂異常粗壯,手上布滿老繭,顯然是個經常乾重活的人。
“詹頭,你好,我叫楊帆。”
詹頭用他那粗壯的嗓音說道:“小娃娃不錯,在外麵學了一身本事,還知道回來造福家鄉。現在這樣的年輕人可不多了。”
“詹頭過獎了,我這也是在外麵混不下去了,才回到家鄉的。”
“好了,我們先去把住的地方修好,然後再去看看要修的地方,聽大友說,你已經找石老怪看過了,是不是?”
“嗯,你說的是石鬼人吧?我昨天找他看過了,這一段路沒什麼需要注意的,可以放心修。以後要是再往裡麵修的話,再讓他來看看。”
“那就好,這老頭雖然其他方麵不怎麼樣,但在這方麵,我們這一帶還真沒誰能比過他。”
楊帆沒有多停留,直接帶著他們向山上走去,他們住的地方要修在水庫旁邊,這樣離修路的地方比較近,而且用水也比較方便,水庫的水是可以直接飲用的。
今天這些人差不多能把住的地方建起來,所以楊帆也沒指望今天就能開工,按照當地的價格計算工價,由於現在不需要開山,所以這段路的費用相對較低,大約一百多萬。但如果是在山體內部開路的話,價格可是要翻三倍的,而且還得按裡程來計算。
由於需要舉行祭山神的儀式,楊帆今天早上早早地就來到了大爺爺家,昨天爺爺已經告訴他,老族長會親自為他主持這個儀式。楊帆知道,這個儀式裡有很多講究,稍有不慎就可能出亂子。
當他走進大爺爺家時,看到裡麵聚集了不少人,而且一個個都打扮得古怪異常,他看到幾個伯伯的臉上還塗著什麼東西,看上去就像是非洲部落裡的人一樣。
看到楊帆進來,老族長站了起來,說道:“好了,楊帆來了,我們也準備好了,拿著東西,我們上山去吧。”楊帆細細端詳著眼前的景象,隻見物品琳琅滿目,應有儘有:香爐、案台、果品、六道帆等一應俱全,上麵所寫的文字他卻一竅不通,更有兩人合力抬著一頭肥碩的燒豬,氣勢磅礴。
再加上眾人身上所穿的五彩斑斕的服飾,手中所持的各式器具,這一切物品加起來數量著實不少,難怪爺爺昨天和自己提起時,便坦言這裡麵的講究自己恐怕難以完全領悟。
一行人抵達山上,隻見老族長正指揮著眾人將案台擺放得整整齊齊,首先,那頭燒豬被穩穩地置於案台之上,隨後是各式果品依次擺放。
此刻,山上已是人頭攢動,熱鬨非凡,工人們、研究所的專家學者、楊家村的遊客以及本地的鄉親們都紛紛聚集而來,好奇地打量著眼前這陌生的場景,不少人還在猜測著這究竟是什麼活動。
突然,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楊帆循聲望去,原來是秦莉和葛靜儀帶著自己的員工們正在不遠處駐足觀看,她們的臉上都寫滿了困惑與好奇。
“你們怎麼都在這裡?”楊帆走上前去問道。
秦莉和葛靜儀相視一笑,葛靜儀開口解釋道:“我們看到大家都往這邊來,一問才知道這裡要搞什麼活動,就跟著過來湊湊熱鬨了。”
楊帆點了點頭,微笑著說道:“這是祭山神的活動,平時可是難得一見的,今天你們真是趕巧了。”
葛靜儀不禁好奇地問道:“祭山神?你還真的相信這個嗎?”
楊帆搖了搖頭,解釋道:“這不是信不信的問題,而是一種傳統的習俗。每次開山之前,都必須舉行這樣的儀式,隻是楊家村已經很多年沒有舉辦過了,這次還是因為我要修山路的緣故才重新撿起來,好了,先不和你們多說,那邊在叫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