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晨曦初破,楊帆剛剛完成早晨的洗漱,還未來得及享受一杯熱茶的溫暖,院子裡便已熙熙攘攘,聚集了眾多村民。昨日的風聲,如同長了翅膀,迅速傳遍了整個楊家村——楊帆竟將那傳說中的照明花培育成功了!這消息讓大家夥兒都興奮得不得了。
其中最為激動的當屬楊天醫了,他的祖輩,曾是那首位發現照明花奧秘的人,卻因遺憾未能親眼見證其綻放而離世。如今這照明花終於在楊帆的手中綻放光彩,雖然功勞不屬於他,但對他來說,這份祖輩的遺願得以實現,便是最大的慰藉與喜悅。
天剛蒙蒙亮,楊天醫便迫不及待地趕到楊帆家,他守候至今,隻為了親眼見證這一曆史性的時刻,要知道,原本種植照明花的活兒並沒他的份兒,還是他硬著頭皮去找族長,一番軟磨硬泡才爭取到了這個機會。
楊帆看著這些急不可耐的村民,連自己喂養石雕的趣事都無暇顧及,一個勁兒地催著他快點行動,他不禁苦笑。看來,昨天那石雕的新鮮勁兒已經過了,大家的心思全被這照明花給勾走了。畢竟對於山裡的百姓來說,生活才是實實在在的,能夠為村子帶來光明與美好的事物,才是他們最關心的。
眾人浩浩蕩蕩地來到了楊帆的後院,即便是那條平日裡威風凜凜的大蛇,此刻也被大家所忽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些已經盛開的照明花上,仿佛看到了金光閃閃的無價寶藏。
楊帆清了清嗓子,笑道:“尊敬的叔叔、伯伯、大爺、大嬸們,今天辛苦大家了。目前這裡隻有兩百多棵照明花,但要想讓整個村子都種上,那數量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我們需要挑選重點區域來種植。首先,我們要在道路兩旁和村子中央的廣場上種植,因為這些地方晚上人來人往,肯定需要照明。其次,我們要考慮到那些住著老人的地方,他們晚上喜歡出來散步,而且老人的視力退化以及身體素質降低,所以他們更需要照明。等這些地方種植完畢後,我們再看看哪裡還需要照明花,哦對了,還有懸崖上的橋梁,那裡也需要照明,防止有人跌落懸崖,這樣一來,剩餘的照明花就不多了,其他地方隻能留待以後再做打算,這是我的初步計劃,大家有想法可以踴躍討論。”
楊建族長聞言,點了點頭,環視四周問道:“大家有什麼意見嗎?有的話現在提出來,咱們一起商量商量。”
“我們能有啥意見?楊帆說啥就是啥,肯定沒錯!”有人應和道。
“對!對!就按楊帆說的辦,族長,咱們趕緊開始吧,大夥兒都等著今晚看效果呢!”
“好!既然大家都沒意見,那就這麼定了。楊帆,這照明花搬運的時候,有沒有什麼講究?可彆給弄壞了。”大家七嘴八舌的回應道,紛紛表示沒有任何意見。
楊帆想了想,“那大家聽好了,搬運的時候,那黑色的泡子千萬彆碰爛了,還有和泡子相連的地方,也不能有損傷,其他地方倒是沒什麼要注意的地方,要是不小心碰爛了那就彆種了,因為種植也是無法存活的,這種植物主要靠那黑色的泡子發光,等種好後我們還得給它套上一層防護措施,不然被人弄傷枯萎可就前功儘棄了。”
楊帆曾親自試驗過,一旦那泡子破損,照明花便失去了光芒,後期的保護工作相當繁瑣,若是遊客不小心或是動物破壞,那可就算是白忙活一趟。為此他還專門設計了一種防護罩,用透明塑料製成,已經在前幾天就交由工廠去加急批量生產,不過還得等一段時間才能做好,所以這前期工作就得靠楊家村的大家共同維護了。
“大家聽見了吧?拿的時候小心點最好兩個人一起,一輛車彆裝太多,多運幾趟也沒關係,千萬彆給弄壞了。”有人把楊帆的話又重複了一遍。
然而當楊帆看到他們搬運時的情景,不禁哭笑不得,自己這番話似乎說得太過嚴重了,村民們一個個小心翼翼得過分,跟抱自家孫子似的。這樣下去,這兩百多棵樹隻有二十多個人來搬運,那得搬到猴年馬月啊?
“大家彆這麼小心,這東西沒那麼容易壞,我現在來演示一下,你們就像我這樣搬就行了,如果你們還按照這樣的搬法,今天恐怕連一半都搬不完。”楊帆說著便示範了起來。
其實這照明花挺好拿的,雖然全長有一米多高,但底下有一段空空的枝乾,隻要抓住那裡根本不會碰到上麵的泡子,隻要掌握了技巧就可以很輕鬆的完成搬運。
村民們一看楊帆的示範,頓時恍然大悟,原來是自己緊張過頭了,於是大家開始加快動作,先把照明花搬到前院,再裝上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