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當族長(1 / 2)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間,自楊帆開始到廣場訓練的那日起,已悄然臨近年關,這幾日村子裡每家每戶都忙碌起來,積極籌備著過年的各式物什,楊帆家自然也不例外,蒸大饃的香氣、炸年糕的誘人滋味、貼上喜慶對聯、粘上門神畫像……這些活兒楊帆可都是主力軍。

劉雲芳的心中卻泛著一絲愁緒,看著彆家都有媳婦操持,有的甚至已懷抱稚子,而自家若非秦莉在旁,恐怕連這份熱鬨也難覓得,今年秦老一家決定在楊家村共度新春,聽說他的兒女也會在大年三十趕來團聚,因此他們家準備的不少年貨,都是從楊帆家裡置辦的。

此刻楊帆身著圍裙,正在屋內忙著炸魚丸子,這是秦莉的心頭好,那丫頭正探頭探腦地站在廚房門口,向裡張望,卻因害怕油濺而不敢靠近,楊帆心中暗自好笑,如果不知道她怕油,恐怕早就將她勸進來了。

楊家村的那些慶典活動,要表演的節目都已準備就緒,這幾日大家都得以閒暇,專心準備過年的美食。今年村子裡經濟寬裕,家家戶戶都采購了豐富的食材。為此楊帆還特地跑到鎮上雇了一輛車,拉回了一車肉,分發給那些行動不便的老人和那些孤兒寡母的家庭。雖然他們也分到了不少錢,但對於這些沒有勞動力的家庭,額外的照顧總是必不可少的。

這期間秦老提及的那些老人也來到了村子,不過他們的到來對村子的日常生活並未產生多大影響,幾位老人身邊都有便衣保護,楊帆是知曉他們身份的唯一人。遊客們隻當是有幾位富有的老人來此度假,這樣的情景在楊家村並不罕見,上次那些租房的老人回家時引起的動靜可比這大多了。

對於楊帆的請求,這些老人並未立即應允,隻是表示要看看情況,他們打算在楊家村住上一段時間,還要經過專業醫生的檢查,確認在此居住對身體有益其中兩人才會被允許留下。

這個結果讓楊帆頗感意外,他沒想到各類機構還會管人們住在哪裡,不過那位老太太確實非同一般,楊帆與她交談了一番後,感覺自己被套出了不少話,自此之後他便避免與她單獨見麵,因為那老太太實在太過厲害。

後來從秦老那裡得知,原來那位老太太是經濟學專家,頭腦自然非同一般,還有一位是秦老的六弟,這位老人更讓楊帆心生敬意,他打算將這位老人請到自己的學校去,因為老人所從事的正是教育工作,楊帆一直為教育問題頭疼不已,他所期望的教育與當下的教育體係截然不同。若是隨便找個人來管理,恐怕難以奏效,這位老人的教育理念與楊帆不謀而合,主張培養一門主修技能,其他都是輔助,這樣學習起來不僅快速,而且十幾年專注於一技之長,怎能不成才?

這些老人都住在楊帆家中,聽說他們的小輩過年時都會過來團聚,楊帆還特意為他們準備了一個寬敞的地方,供他們聚會使用。

……

年三十,也就是今年的最後一天,楊家村的祭祖儀式也定在這一天,村民們身著祭祖的服飾齊聚廣場,今年的儀式格外隆重。老族長尚未到場,祖祠的大門也還未開啟,但表演已經拉開了序幕。

由於是年三十,遊客相對較少,大家都回家過年了,圍觀的群眾並不多,隻有一些全家都在楊家村、準備在此過年的人圍在四周,想要一睹楊家村這古老的祭祖儀式。

老族長恰好在八點鐘到場,祭祀也正式開始,首先是拜天儀式,感謝上天賜予楊家村一年的平安與祥和,兩邊站著的人手持巨大的幡布旗杆,上麵繪製著古老的神話故事和楊家村的曆史,這些都是專人精心製作的。

隨著古老銅鐘的悠揚撞擊聲,楊家村的大祭正式拉開帷幕,小孩們被婦女們緊緊拉住不許亂跑。老族長拄著拐棍走上祭祀的高台,將手中的香火插入前方的青銅大鼎中,台下的村民們也開始唱起古老的歌謠,這些歌謠的含義一般人難以理解,就連楊帆也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它們都是祖輩們口口相傳下來的。

旗杆揮舞,幡布在空中飄揚,幾位老人奏響了古老的樂器,那聲音帶著一絲悲壯,透露出歲月的滄桑。

祭天結束後,楊帆被老族長叫了出來,他沒想到,今年打開祖祠大門的任務竟然落在了他的肩上。楊帆記得往年都是由族長來完成這一儀式的,他心中充滿疑惑,但還是稀裡糊塗地打開了祖祠的大門,他並不知道,這開門之舉其實頗有講究,通常隻有上了年紀的老人才知曉其中的奧秘。

開門意味著迎接祖先的歸來,第一個開門的人就是祖先看到的第一個人,寓意著祖先會保佑這個人來年平安,以往這個榮譽都是屬於村子的族長的,今年換成了楊帆,這是老人們共同商議的結果,因為如今的楊家村一切都是楊帆帶來的。

大家進入祖祠內部,這裡外人是不得進入的,所以遊客們無緣得見,祖祠內的氣氛莊嚴而肅穆,即便遊客能進來恐怕也會感到不適。祭祀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以前女子是不被允許進入祖祠的,但隨著與外界的接觸增多,還有時代的進步,這一規矩已被廢除。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