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價錢倒是起來了一點,不過在青峰當地,還不是很高。運到外地去,算起運費來,也賺不到什麼錢。
“那就少種一點,既然打算做百果園,最常見的那一些還是要有的,多多少少種一點。”想著,吳飛在杏和李子上麵都畫了一個圈。
在接下來能吃的水果就多了,西瓜、桃子、葡萄、梨子、柚子,這些水果都接連成熟。
大棚西瓜要早一個多月的刪上市,露天種植的西瓜在農曆五六月也上市了。
這幾年外地的西瓜來的很多,便宜的時候才賣一塊錢一斤。不過本地西瓜倒是價錢一直不錯,除了尾茬的便宜點,其他的都能賣到二三塊一斤。
而西瓜產量高,很多品種畝產都能有6000-8000斤,有些大型西瓜,畝產一萬斤的也有,不過不是很好賣。
桃子、葡萄和梨子吳飛家裡都有種,不過那一點顯然不夠的。今年年底到明年清明節左右,吳飛計劃種植50到100畝的果樹,桃子、葡萄和梨子吳飛都打算種十來畝左右。
除了葡萄今年種下去,後年差不多可以掛果以外,其他的都還要好幾年呢,3年能掛果就算是快的了。
像柿子、紅棗、板栗那一些,吳飛並不準備多種,一樣種一個三五畝,每一種最多不超過二百棵樹。
紅棗和板栗外來的太多了,新鮮的賣不了多久,大部分人買的都是乾貨。
而北方來的紅棗不管怎樣都比本地產的品質要好,主要還便宜。板栗也一樣,新鮮的沒幾個人吃,乾貨都是賣給那些做炒貨店的人居多。
就算你的質量好,也抵不過彆人要便宜啊,然後各種調料一放,炒出來味道都差不多。
真正能分出板栗好壞來的,還是用板栗燉雞或者什麼彆的東西。燉出湯來,板栗的好壞一口就嘗出來了。
還有桔子和橙子,桔子產量高,畝產8000--10000斤。不過價錢低,這幾年的批發價也就在一塊錢左右,上市早的也就二塊錢一斤。
橙子這幾年價錢很好,批發價都在 2塊左右,隻不過產量稍微低一點,在畝產7000斤的樣子。
吳飛計劃每種都種十畝左右,因為本地人都很喜歡吃桔子和橙子,差不多是當地銷量最大的水果了。
入冬以後,差不多和橙子一同成熟的還有砂糖橘,不過好像在吳飛他們當地種植的不多。
雖然價錢很好,年底去批發市場都要十多塊錢一斤,不過大部分都是外地來的。本地的好像很少,價格還低了一大半,應該是引種的很成功,品質比不過那些外地來的。
不過吳飛也打算種一匹,要是品質能比上那些外地的,那就有的賺了。
砂糖橘畝產有 3000-5000斤,一年的成本不會超過一萬塊,按平均平均收購價5塊錢一斤,一畝也可以賺一萬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