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段時間,吳飛雖然沒有找到合適的店麵,不過對縣城門麵房的價格也有了足夠的了解。
以前還以為小縣城房價低,門麵的租金貴也貴不到哪裡去。
誰知道幾天下來,才發現自己大錯特錯。地段差的,就像租倉庫一樣的價錢,人家老板也說了,那本來就是白菜價,都是大部分都是租來做倉庫的。
地段好的,那價格就貴了。一個40平方左右的店麵,一個月的租金就要2萬。想吳飛本來還想租一個一二百平的地方呢,按著這個價格,就算一百平一年的租金也要60萬了。
就這個租金都差不多趕上吳飛計劃用來開店的錢了,還有其他雜七雜八的費用,可能一百萬都開不起來。
其中一家生意不是很好的店子,牆上貼著轉讓的消息。吳飛問了一下,對方開口就要20萬的轉讓費。
這轉讓費裡麵並沒有包括店麵的租金,就是轉讓一個合同,包括店裡麵那些桌椅板凳和電器等雜七雜八的東西。
吳飛專門去裡麵看了一下,包括廚房。發現裡麵的電器看起來已經很舊了,就算桌椅板凳也有很多破損的。
反正吳飛覺得,就算自己接手,裡麵的東西有九成以上都隻能當垃圾丟掉,到時候還要給城管一筆垃圾處理費呢。
吳飛問了一下那家店的租金,老板也沒有說具體,隻說一年六七十萬。那店麵不大,分二層,樓上樓下加起來大概一百六七十個平方的樣子。
吳飛估計了一下,自己接手過來,然後再重新裝修,花費起碼在一百萬以上,有點超出了吳飛的預計。
現在聽了康叔的話,吳飛不禁眼前一亮,真是一個不錯的主意。特彆適合吳飛現在的情況。
像私房菜這一種形勢,對店麵的要求與做大眾參觀的要求完全不一樣。做大眾餐館,要求店麵臨近人流量大的地方。
那樣的地方不是商業中心、就是交通要道、汽車站、火車站那些地方的附近。都是一些租金很高的地方。
而做私房菜,靠的就是口口相傳,做的就是口碑、回頭客。對場地的要求並不是很高,幾乎與前者相反。
你就算找一個小樓小院子,隻要做的好吃、味道獨特,最主要的還是做的有特色,做的是彆人家沒有的,就不愁沒有人來吃。
一個小小的縣城住著三四十萬人,有錢的總是有那麼一小撮的。用這些平時已經很少能買到的東西做招牌,就不信做不起來。
聽到自己老爸建議吳飛做私房菜,康柳說道:“上次你第一次請我們吃飯的那一家私房菜,我在哪裡吃的菜,還沒有你水庫裡麵的魚好吃呢。”
看來大家都讚成吳飛做私房菜呢。
看到吳飛還在想,康叔對吳飛說道:“其實做私房菜隻是開始的時候難做一點,要慢慢的打口碑。不過你放心做,你書叔還是認識幾個熟人的,到時候給你撐場子。像今天這樣的黃鱔,隻要他們吃過一次,你還怕他們下次不來啊。”
“不過這個黃鱔你就不要賣了,都自己養起來。現在這樣的野生黃鱔,特彆是這麼大的,很難抓到了。都留起來,到時候做飯店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