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草莓苗(3)(1 / 2)

() 一株三毛,按照一畝地種8000株,5畝麵積的大棚就需要4萬株草莓苗。那就是一萬二千塊錢。

其實說起來,這個成本還是滿大的。一畝地的大棚一萬二,加上草莓苗2400塊。就這兩樣的成本就是一萬四五千塊錢了。

五畝麵積的草莓,大棚和秧苗的成本就超過7萬塊。這些還沒有算上種植草莓的肥料、人工,還有後期采摘和銷售的成本。

說起來,在農村要想賺一點錢真的不容易。現在各種各樣的用於農業生產的工業製品價格是越來越高,還有肥料和農藥的價格也不停地上漲。

更加不要說越來越高的人工人本了,所以很多時候種田真的是不賺錢的。可能一年到頭忙下來,賺大那一點錢還不如去工地搬磚賺的多呢。

除非擴大種植規模,形成規模化經營。其實那樣做,種地本身還是不賺錢的。不過規模上來了以後,就可以申請補貼,規模越大,補貼的標準越高。

現在很多規模化種植糧食的,糧食本身隻要能保本就好。賺錢的地方就是國家的補貼。

像今年稻穀收購價一百斤是一百二三十塊錢的樣子,一畝上好的田也就能產一千五百斤左右。看起來不少,可是除掉種子肥料,就沒剩下多少了。

要是像那些大規模種植,能用機械操作,實現了機械化的還好,每一畝地的人工人本想對來說也小很多,賺頭還打一點。

像吳飛他們這裡,種水稻根本就是虧本的買賣。耕地、插秧、施肥、收割,幾乎都是需要人工來操作。也不是不想用機械操作,還是現實不允許。

山區地形限製了機械化的推行,還有就是先不能形成規模化。每家每戶就那麼一點地,平均下來一口人就一畝多地的水田,怎麼樣也不好弄。

所以這些年隨著外麵工價的上漲,家裡農田拋荒的現象是越來越普遍。

像今年,村裡種水稻的人家一隻手都數得過來。還主要是那些比較閒又勤快的人家,種一點下來自己家裡吃。

說起來,很多時候大家都有那麼一種思想,不管什麼東西都是自己家裡的好。

從自家的崽,自家種的菜,自家養的豬,反正吃的用的,隻要是自己家裡做的,都是好的。天然就要比買來的好一個檔次。

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老婆還是彆人的好。當然,這是玩笑話。

像吳飛家裡,老爸明年都會種一畝來麵積的水稻,其中總是會種兩三分田的糯米。

等入冬以後,就會用自家種的糯米蒸幾缸米酒。少的時候也兩三缸,多的時候也就四五缸的量。

這幾年老爸不能喝酒以後,每年蒸的米酒也就變少了,一般一年也就三缸的量。這幾年吳飛很少回來,家裡的米酒三四年以前的都還沒有鬆缸的,都藏在以前收紅薯的地窖裡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