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瘋漲的豬肉(1)(2 / 2)

吳飛以前一直以為豬瘟離自己很遠,現在才發現,豬瘟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影響到了自己的生活。

上次在村裡買的那十多斤五花肉,好像兩三天就吃完了。每天十來個壯勞力吃飯,沒肉可不行,並且肉還不能少了。

那次買肉以後,吳飛記得家裡又去鎮上買了好幾次肉。

“媽,現在鎮上的肉賣多少錢一斤,有沒有便宜一點。”吳飛問老媽。

吳飛記得上次新聞裡麵好像有報道,說是國家有放出儲備肉出來平擬肉價,也不知道有沒有效果。

“現在的肉價哪裡有便宜的,反正每次去買,都會比上次的高。上次去買肉,五花肉都賣 23塊錢一斤了,都快要趕上村裡的土豬肉了。”老媽對吳飛說道。

現在村裡也沒有幾頭可以殺的土豬了,能殺的都差不多在中秋和國慶的時候殺來吃了。現在村裡那幾戶人家養的豬都是準備過年的時候殺來做年豬的。所以暫時就不要指望著想吃土豬肉了。

說起來,自家養的那兩頭本地黑豬真是千年不長。聽老媽說,清明左右買回來的時候就40來斤了,喂到現在都喂了半年多了,還隻有二百多斤,越大長的越慢了,東西吃的還多。

主要還是本地黑豬先天條件的缺陷,本身先天體型就小,還長得慢。還有就是長大以後,肥肉多瘦肉少,不過雖然有各種缺點,但是本地黑豬的肉要比那些雜交白豬好吃多了。

現在村裡養豬的很少有養本地黑豬的,一般都養的是良種雜交白豬。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本地黑豬的生長期太長了,一般需要十個月左右才可以出欄。

而白豬的一般喂4個月左右就可以出欄,像農村裡麵飼料用的少的,一般喂半年也就很大了,生豬毛重可以長到300來斤。

不過也正是因為白豬長得快,生長周期過短,違背了生長規律,也就造成了白豬肉質鬆垮,肉質差,口感不好。

而本地黑豬雖然生長期長,但是超長的生長周期,也讓它們的肉質更鮮美,吃起來有風味、有嚼勁。

吳飛家裡幾乎每年都會喂兩三頭黑豬過年的時候殺來做年豬。

特彆是像吳飛他們家喂養的黑豬,沒事就被老爸放到後山去,像放牛一樣。

放出去的次數多了,那兩頭豬到了天快黑了餓了的的時候,就會自己回圈休息找吃的,吃的都是家裡的剩飯剩菜,或者就是大豆、玉米、青草、米糠等。

所以黑豬運動量大,瘦肉纖維粗、肥肉不膩。吃起來更是“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的說法。

聽說現在有的養豬場專門養殖本地黑豬,提供給中高端客服,價格要比白豬要貴不少。

不過吳飛以前很少關注這方麵的信息,菜市場都去的少。隻知道在外麵的豬肉吃起來沒有自己家裡喂的豬肉味道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