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下來二天不到的時間,就把草莓全部栽好了。不過給一棵一棵的給草莓澆水,讓苗上麵本身帶著的泥巴跟地裡的土壤緊密的結合在一起,這個過程又花了吳飛二天的時間。
栽完草莓,吳飛給大家結算了一次工錢,加上吳權的挖機和推土機的錢,總共花了有兩萬六七千塊錢。吳權的挖機錢還是打了折扣的,要不起碼要上三萬了。
接下來就不需要每天都請那麼多人幫忙了,剩下的幾口小魚塘要等到水庫維修結束以後才開始清理。
至於山上剩下的大片荒地,拖拉機還是需要每天除草翻地,至於清理割下來的雜草的工作,吳飛請人定製的超大耙子終於好了。
這個耙子是根據吳飛買的農用拖拉機特意定製的,用螺絲鎖在拖拉機安裝工件的孔上麵,就是一個專門用來推草的耙子。
耙子用大拇指粗的鋼筋焊製而成,寬差不多有三米,長也有三米多,一排過去有十二根指抓,拖在拖拉機的後麵,一塊地的雜草在割完以後,一個來回就可以清理乾淨了。
本來拖拉機剛剛買回來的時候就有這個想法,不過幫忙做這個的人一直拖拖拉拉的,等到吳飛把草莓都種完了,才給吳飛做好。
耙子連材料加工錢才花了一千塊錢,不過以後清理雜草就省事了。這些天請的人,很大一部分人力都花費在清理雜草上麵了,順便算算工錢都有好幾千。
接下來的日子就是清理幾天地,然後就換工件翻地挖坑,慢慢的把計劃中種植葡萄的地線翻出來,儘量在年前種一部分葡萄下去。
這些事情吳飛就交給姐夫負責了,不過每天也還是請了兩三個人過來幫忙。
幾天過去,水泵不停地工作了差不多二百來個小時,終於把兩口魚塘灌滿了。在水泵不停地往魚塘抽水的時候,水庫的泄洪口也在日夜不停地往外麵排水。
幾天時間過去,水位已經到了最低的地方,泄洪口已經不能往外麵排水了。水庫裡麵就剩下最後的五六畝水麵。
下麵的塘底聽老爸說,已經有十多年沒有見底了。最後的這一塊,大部分的地方深度在二三米左右,不過還有幾個好幾個大坑,深度超過了五米。
水庫的位置以前是一個山穀,在大集體的時候修了一條大堤,變成了現在的龍山水庫。
大坑的位置以前本來是兩個連通的大溶洞,溶洞的下麵也沒有其他的去路。所以在修水庫的過程中用土壤和石頭填了起來。
當時是全部填平了的,不過後來清塘底的時候發現本來填平的地方又出現了兩個大坑。不過也沒有發現這兩個大坑有漏水的現象,大家也就沒有管他了。
不過聽村裡的老人說,那兩個大坑裡麵經常會藏著一些大家夥。以前大集體的時候,隔個幾年就會清一次塘底。就算那樣,每次都會從塘底抓到不少大魚。最大的聽說抓到過扁擔長的大草魚。
不過那大坑自從水庫修好以後,就從來都沒有人進去過。聽說裡麵的爛泥都有好幾米深,還有一個就是,水庫四邊大大小小的山泉有好多口,水位放到最低的時候,那些泉水全部都彙集到了這一個小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