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賣這個都好多年了,隻要不到市場上去叫賣,也沒有人會來車上查你。我這些東西都是事先聯係好老板,直接送到酒店的,就更加不會有人查了。縣城的酒店,賣野雞野豬的還少啊,說不定平時那些在市場上稽查的人,下了班也會去吃呢。”
其實吳飛他們這個地方靠近大山,像野雞、野豬、野兔、鵪鶉這些在山上很常見的動物,其實都是屬於國家保護動物。
野豬早些年還少一些,這些年因為封山育林和退耕還林,山上的野豬也慢慢的多了起來。
有些做的裡村子遠的農作物,這些年經常都被野豬和山上其他的動物禍禍,像玉米、紅薯那些東西,經常都會被吃掉不少。
所以離村子遠的耕地,現在是越來越沒有人去種了。本來種地就不賺錢,現在還要被山上的東西禍禍掉不少,有時候要碰上一群野豬,一塊地能全部給你禍禍完。
去年的時候,姐夫張毅彬就給吳飛拍了一段視頻,兩隻起碼二三百斤的野豬,帶著四五隻小野豬,在一塊紅薯地裡刨紅薯吃。
拍視頻的時候,一塊三四分麵積的紅薯地,已經被禍禍掉一半了。那塊紅薯地也不知道是誰家的,反正剩下的那一半也不要想著還有什麼收成,被野豬群發現了,以後也會經常過來光顧。
也不要想著能把野豬趕跑,以前村裡能打鳥和野豬的銃,早就全部都被收了上去。就算有偷偷的藏起來的,也不敢拿出來用。要是被發現了,少不了派出所裡遊一遊。
所以現在大部分靠山的耕地,是根本就沒有人去種。但是也有偷偷在山上下套子的人,不過能套住的東西一般都是一些野雞野兔比較小型的動物。
二猛平時也收那些下套子套來的東西,不過隻收活的。收回來以後,一般都會養一段時間,等東西多收集一點的時候才會去縣城賣。
這次除了一籠子斑鳩以外,還有一籠子鵪鶉、兩隻竹鼠和一些雜七雜八的乾貨。
鵪鶉這個東西現在倒是很常見,主要還是人工養殖鵪鶉的多了。吳飛家裡就經常買鵪鶉蛋吃,小小的一個,吳飛以後都能吃好幾個。
至於竹鼠,這小家夥吳飛倒是很多年沒有見到過了。小的時候,在秋冬季節農活少的時候,村裡就有一些閒不住的人會上山去挖竹鼠或者熏竹鼠。吳飛也經常扛著一個鋤頭跟去湊熱鬨,也分到過好幾隻竹鼠呢。
不過最後大部分都變成了吳飛的零花錢。聽說現在也有人工養殖竹鼠的,吳飛也就是在電視上麵看到過,反正吳飛他們這個縣城都沒有聽說有誰家養竹鼠的。
倒是有一家養鹿的,聽說養鹿的還是一個高中同學的家裡,不過吳飛跟那個同學不熟,平時也很少有交流的。
吳飛有時候倒是想在山上養一些東西,不過想來想去,也不知道要養什麼好。
主要還是現在吳飛有一點安於現狀了,就連本來打算在年前把葡萄種下去的,眼看著都十一月份了,就連種葡萄的地還沒有整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