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洗漱完,吳飛出門去樓下走了一圈,直到康柳打電話過來才上樓去吃早餐。
吃完早餐,時間才八點多。吳飛開車來到汽車站,從村裡發車上來的班車還沒有到。
昨天跟中介談過以後,吳飛就打電話給了老爸,叫老爸今天早上把戶口本叫班車司機幫忙帶上來。
司機是老熟人,開這一趟班車已經很多年了。村裡人有時候要帶一些東西,人上來又沒有什麼事情的話,一般都會叫司機幫忙帶一下。小的東西一般都給半個人的車費,大的東西就給一個人的車費。相當於是村裡半個兼職的快遞員了。
吳飛在車站等了差不多半個小時,才等到班車進站。從村裡到縣城差不多就50公裡,吳飛平時開車一般也就一個小時。
不過班車在路上經常會有人上車下車,一般都需要一個半小時左右才可以到縣城。
要是碰到路上有哪個地方趕集的話,有時候堵車一堵就是個把小時也說不定。
農村很多的集市都是擺在公路兩旁的,一到趕集的時候,公路兩邊很多的店鋪,都會把店裡麵的東西搬到外麵來擺攤,加上那些專門來趕集賣東西的,總是會把公路兩邊都擠得滿滿當當。
等村裡趕集買東西的人來了,那公路上麵就真的是擠的水泄不通了。加上過路的車輛,那真是熱鬨非凡。
吳飛以前在縣城讀高中的時候,有時候放月假來回家裡,碰到過不少次這樣的場景。
班車在趕集的那一段公路上麵,真的是一步一步的往前麵挪,車子的喇叭就一直都沒有停下來的時候。
可是路上人山人海的,任你喇叭按破,大家也還是繼續做自己的買賣,討價還加的聲音比起喇叭的聲音小不到哪裡去。
直到車子都要頂到身上了,才會把位置讓一讓。反正吳飛坐在車上,每一次看到都為他們擔心,生怕一不小心把人給碾了。
這些年因為公路趕集發生的事故不少,縣裡麵還專門出過文件治理過公路集市,還特意在人流量大的鄉鎮新建了好幾個市場,也就是劃一塊地方出來,搭上鐵皮架子。
可是收效都不大,新建的集市大部分都冷冷清清,大家還是習慣在公路的兩邊做買賣。
原因是多方麵的,一個是大家多年以來都習慣了在公路的兩邊做買賣,大部分的商店也都在公路的兩旁。
還有就是新建的集市一般都離著主路有不少的距離。農村裡麵來趕集的,一般都是坐班車過來的,下車的地方就是在主路。從下車的地方走到集市還有好長一段路程。
最主要的還是九成以上的商店都在公路的兩邊,也就是農村所謂的門麵房。在鄉下的集市,主街一般就是公路通過的地方,大部分的店鋪都在公路的兩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