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時候挖樹苗都是要人一棵一棵用鋤頭來挖,碰到大一點的樹苗,一個人一天也挖不了多少。等挖出來的時候,根上麵的泥巴也掉的差不多了。”
老苗對吳飛說道:“那時候賣出去的苗死亡率總是很高,每年都要給人補不少苗。要是碰到一些懶點的老板,樹苗栽下去以後澆水不勤快,就很容易造成大量樹苗的死亡。要是講理的還好,不講理的就會來怪我們的樹苗不好了。其實一般來說,少部分的死苗我們都是會補上的。”
“自從買了這幾個挖樹機回來以後,賣出去的樹苗就很少會有死掉的了。你看,用機器挖出來以後,就算沒綁草繩,這根上麵的泥巴也是緊緊的。”
吳飛用手抓了抓挖出來的那一團泥土,發現要比一般剛剛挖出來的要緊實多了。像這樣的話,根本就沒有必要綁什麼草繩啊。
每年到了可以種樹的季節,農村的集市上麵總是有不少的人賣各種各樣的樹苗,大部分以各種果樹的苗為主,也有各種木材的樹苗。
除了極少數的樹苗,大部分樹苗的根上麵都是光禿禿的,很少有帶著泥巴的。那些帶著泥巴的樹苗,一般都是有用草繩綁了的那一種。
綁樹苗的那種草繩,全部都是用稻草織成的。在以前,農村裡麵種的莊稼,像玉米、花、豆子、水稻那些,在收掉糧食以後,剩下的苗一般都是曬乾以後,條回家裡當柴燒的。
隻不過後來條件好了以後,也就沒有人那麼麻煩了,大部分都是直接一把火燒掉。前麵幾年,收完糧食以後留下的秸稈不允許燒了,隻能堆在地裡等著爛掉。
玉米、花生那樣的秸稈還好,要不了多長的時間也就腐爛了,像黃豆之類的秸稈就很硬,放在地裡好久都不能爛掉,總是會有一段留很長的時間。
隻不過這兩年好像抓的沒有那麼厲害了,到了秋收的時候,雖然也會給大隊下通知,不過卻沒有人親自下來檢查了。
要知道剛剛開始實行的那幾年,鎮裡麵的人那是三天兩頭的往村裡跑,遠遠的看到哪裡冒青煙,就像聞到了魚腥味的老鼠一樣,屁顛屁顛的就跑過去了。
被上麵檢查的人抓到總是沒有好事,教育加罰款總是免不了的。就算有大隊乾部在一邊幫忙說話,最多也就是少罰一點而已。
不過說來說去,罰款的還是少數,很多時候看到冒煙的地方都是彆人家在家裡燒飯做菜,當然煮豬食的可能性更大。
那時候大隊開會的時候,老支書把上麵的通知給大家讀了一遍,最後對大家說道:“你們要燒秸稈也可以,不過要燒也要等到下午六點以後才給我燒。要不然被鎮上的抓到了,可彆怪我不保他。”
那時候鎮上麵到吳飛他們這一邊隔著一條大河,聯通兩邊的橋還沒有修通,每天來往兩邊的車輛隻能靠一艘渡輪。
而開渡輪的到了下午六點以後,因為來往的車輛不多,一般都是等一兩個小時,或者等渡輪上麵的車差不多滿了才會開。
所以來往兩邊的人都是趕在六點以前就過河,要是到了六點以後,說不定等一兩個小時也是可能的。像鎮裡麵的人下村檢查,一般都在五點左右就過河了。
所以在六點以後燒秸稈是很安全的,根本就不要擔心鎮裡麵的人來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