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水田,一畝多的旱地,還有一些荒山。後來經過和彆人家交換,現在家裡的土地差不多都集中到了一起,打理起來也方便多了。
以前在沒修村村通以前,吳飛他們到合興村都是走山路下去,下麵的人上來也都是走山路上來,那個賣豆腐的,幾乎是隔一天就會挑一擔豆腐上來賣。
從下麵合興村走山路上來,也就差不多半個小時的樣子,下去要快一點,不過也差不了多少。
那時候兩個村裡麵的交流還是蠻多的,平時要是誰家殺豬什麼的,都會有下麵的人上來買肉,有時候下麵殺豬也會挑著肉擔子上來賣。
就連吳飛他們放牛,有時候都會把牛趕到山下合興村的地頭上麵去。當然,下麵的人偶爾會到上麵來放牛的。
倒是從村村通工程完成以後,兩個村的交流往來倒是變少了。大家出門都選擇坐車出門了,就連天天賣豆腐和賣豬肉的,也都丟下了扁擔,在摩托車後麵加上兩個筐和一塊板,沿著公路一路賣過去。
等豆腐賣到吳飛他們村子的時候,往往連豆腐渣都賣完了。以前經常走的那一些山路,現在由於很少有人走的緣故,路上都長滿了雜草。
要是以前那些鋪了青石板的路還好,最起碼現在還可以看出來以前是一條路。要是以前的土路,現在根本就看不出一點是路的樣子,根本就和四周的荒山連在一起。
上次吳飛有事去合興村,想著開車太遠,打算走以前的山路下去。
走的時候,老爸遞給吳飛一把開山刀。到了路上吳飛才知道,這把開山刀的用處。
路上到處都是野蠻生長的荊棘,要是野草的話,一腳踩過去就是了。可是碰到聯成一片的荊棘,就沒辦法了。
隻有用開山刀才能開路,平時半個小時都不用的路程,那一天吳飛整整用了50分鐘。等到合興村的時候,身上還出了一聲的汗。
吳飛從上了高中以後,就很少去合興村了,一年可能就下去一兩次。到現在,已經差不多七八年沒有經常走那條路了。
當時路的兩邊大部分都是荒山和旱地,這次下去的時候,才發現兩邊都長滿了樹,密密麻麻的。
可能是栽的密的緣故,很多的樹雖然長的很高,可是卻一點都不粗,大部分也就飯碗粗細。
走在山路上,就連大中午也看不到太陽,隻有從枝葉中間漏下來的一些斑駁的陽光。
要是膽小的人走在裡麵,說是不怕那可能都是假話。倒是林子裡麵的鳥和小動物倒是明顯的比以前變多了。
在短短的幾裡路中間,吳飛就看到了兩隻野兔從自己前麵跑過,至於在林子裡麵飛來飛去的各種鳥類那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