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飛有點奇怪的問道:“以前醬菜廠不是有很大一片地專門自己種菜嗎,就離著我們學校不遠的地方。當時還有不少的同學去醬菜廠的菜地裡麵摘過黃瓜呢。”
醬菜廠以前就建在離縣城不遠的郊外,有一趟專門的公交車開到醬菜廠,吳飛他們就讀的高中就是其中的一站。
當時吳飛記得,醬菜廠有很寬的菜地,從吳飛他們學校不遠的地方,一直沿著公路延伸,也不知有多大的麵積。
反正那時候經常可以看到成片成片的地方,都是種著一種蔬菜,那就是醬菜廠種的。
附近的農民一般都不會把一種菜種那麼多的麵積,加上一戶人家的耕地麵積也不多,更加不可能把全家的耕地都種一種蔬菜了。
在吳飛的印象中,醬菜廠的菜都是他們自己種的。誰知道今天居然會聽到醬菜廠還要去外地買大白菜回來加工。
“以前醬菜廠是有一大片的土地自己種菜,不過那些地都是國家的。後來不是地皮值錢了嗎,醬菜廠和那些屬於醬菜廠的地皮就被分割開了,地皮都被縣政府收回去了,然後單獨把醬菜廠給賣掉了。”
馬嚴文告訴吳飛:“現在醬菜廠也不在原先的地方了,新的醬菜廠在賣給現在的這個老板以後,醬菜廠就搬到了縣裡麵新規劃的工業區裡麵去了。當然,現在醬菜廠裡麵的人員還是保留了以前大部分的老人,隻不過是換了老板而已。”
吳飛有點奇怪的問道:“醬菜廠用的最多的也就是蘿卜和白菜吧,現在農村到處都是閒置的耕地,不可能找不到種植蘿卜和白菜的人吧?”
“你還彆說現在的蘿卜白菜很多人種,現在那些種植麵積大的,還真沒有幾個種植蘿卜白菜的。你要是仔細看,縣城附近大部分都是種植大棚蔬菜的。”
馬嚴文告訴吳飛:“那些種大棚蔬菜的,大部分都是種植反季節的蔬菜,這些幾毛錢一斤的白菜和蘿卜,根本就沒有人會大麵積的種植。現在市場上麵賣蘿卜和白菜的,都是附近的農戶零零碎碎的種植一點,然後拿到市場上麵去賣的。我們這些做蔬菜批發生意的,大部分時候都是從外地運白菜和蘿卜進來。”
“雖然外地的蘿卜和白菜價錢要低一些,可是加上運費和損耗,其實利潤不大。很多時候,外地運進來的白菜和蘿卜,時間稍微長一點,看起來就不是那麼新鮮了。”
“白菜還好,把外麵的葉子多剝掉一層,看起來也就和新的一樣。可是蘿卜不行啊,時間稍微久一點,特彆是被風一吹,就蔫掉了。就算是白菜,剝掉的葉子也是損耗。”
說起這個,馬嚴文就對吳飛吐起苦水來:“去外地批菜,雖然價錢上麵要便宜一點,可是在看相上麵就要差不少了。以前大家都是這樣還好,自從這幾年本地種植反季節蔬菜的多了,很多時候那些從外地進來的菜,價錢上麵就要差很多了。現在蔬菜批發的生意也是越來越不好做了。”
“縣城現在出現了很多的蔬菜直銷店,縣城附近種植,然後再縣城開一個店專門賣自己家地裡種植的蔬菜。同樣的蔬菜,那些店裡麵要貴上兩三成,還是有很多的人願意去那些店裡麵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