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飛他們這個地方,在一些山崖上麵生長著一種叫做岩薑的藥材。很多的山崖上麵都有,而沿著河邊的這些懸崖上麵,是岩薑生長最多的地方。
岩薑的學名又叫骨碎補,屬附生蕨類植物,植株高可達40厘米,下麵生長著有肉質、密被鱗片的根狀莖。一般生長於山地林中樹乾上或岩石上。
骨碎補有很多的名字,各地的叫法都不一樣,有叫崖薑、岩薑、岩連薑、爬岩薑、肉碎補、石碎補、飛天鼠、牛飛龍、飛來風等很多的名字。吳飛他們附近,一般叫骨碎補叫著岩薑。
岩薑可以入藥,有堅骨、補腎的效果。並且岩薑富含黃酮、生物堿、酚類等成分,具有散瘀止痛、接骨續筋、治牙疼、腰疼、久瀉等功效。
小的時候,在吳飛他爸爸那一輩還年輕時,村裡很少有人出遠門做事的,到了收完晚稻以後大家慢慢的就閒了下來。
到了那個時候,地裡的活就不想上半年一樣趕了,快一點慢一點都沒有多大關係。
有些勤快的人,除了忙地裡的活以外,也會上山去找一點外快。而上山挖藥材就是一條沒有成本的活計。
像黃薑、岩薑都是大家的目標。隻是黃薑好挖,想挖岩薑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平時長在容易弄到的樹乾上的岩薑,或者高度不是很高的山崖上麵的岩薑,早就被吳飛他們這一幫小孩子給搜羅的乾乾淨淨了,等到大人們閒下來的時候,就隻有去那些真正的懸崖峭壁上麵才能夠采到岩薑了。
不過那些不容易去的山崖上麵,也是岩薑生長的最多的地方。隻要能夠找到一處岩薑生長的地方,往往一次就能采到一堆,多的時候一二十斤也不是很奇怪的事情。
以前吳邦就在後麵的山崖上麵一次采到過二十多斤的岩薑。那時候野生岩薑的價錢比黃薑高多了,鎮上的藥店就收。隻是後來好像價錢越來越低,這些年根本就沒看到幾個采岩薑的人了。
現在偶爾在山上采到一些岩薑,都是拿來自己吃掉,也沒有人拿去賣了。
岩薑除了是一種藥材以外,還可以直接用來吃。和排骨一起燉湯,味道很好,並且有增加骨質密度的作用。
以前吳飛讀初中的時候,在收摔斷的那一段時間,就經常喝岩薑燉排骨湯。
現在岩薑的價錢應該是不好,要不然應該是有人專門去山上采的。吳邦現在也很少上那些很陡峭的山上去了,家裡已經好幾年沒有采到過岩薑了。應該說村裡好幾年都沒有人去找那個東西了。
河邊的這片懸崖,吳飛讀初中的時候,還聽班裡麵的同學說過,誰誰誰家的在山崖上麵采了多少岩薑呢。
在當時的吳飛他們看來,在腰上麵栓一根繩子,下到十來層樓那麼高的懸崖上麵去采岩薑,是特彆酷的一件事情。
隻是現在看來,還是為生活所逼迫。要不是實在是沒有錢,誰會冒著風險,去那懸崖峭壁上麵采岩薑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