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吳飛他們村裡,吳姓和張姓差不多占了六七成,其他的就周、何、馬幾個姓。不過在吳飛舅舅他們村裡,姓劉的居然占了差不多九成,不管跟那一家,往上麵翻幾代,全部都是兼親帶故的,說道最後都是一家人。
想起上次經過一中的時候,去買東西的那家超市也叫作紅太陽超市,吳飛問道:“康柳,一中外麵挨著紅太陽書屋的超市也叫紅太陽,是不是也是小姑家的啊?”
“是啊,超市才開三四年呢,是從我們高中畢業以後才開的。除了一中,三中和八中也都有紅太陽超市啊。”康柳說道:“不過聽小姑說,現在超市不怎麼賺錢,還是書店賺錢多。聽小姑的,打算要是有人接手的話,打算把超市轉讓出去,她和她嫂子兩個人管那麼多的地方有點管不過來。”
“小姑父和他哥哥不管事的嗎?這些都是小姑在管?”吳飛有點奇怪的問道。
“小姑父現在在一中當政教處主任,他哥專門帶高三的重點班,哪裡有時間管書店的實情啊。本來打算叫他哥辭職來管書店的事情的,不過被學校領導給勸回去了。”康柳對吳飛說道:“小姑父他哥好像還是省特級教師呢,在一中,就算他帶的高三考上的重點大學最多了。”
“以前進修學校,也就是高考補習學校,給他哥哥開一萬塊錢一個月,考上重點大學的獎金還另外算,來請他哥哥去教高考補習班,一中的校長為了這件事情還專門鬨到縣裡一把手那裡去了。”
“不過那時候我小姑父還在三中當教務主任呢。可能是因為他哥哥的事情,就把我小姑父給調一中了。不過這些都是我爸媽他們猜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吳飛問道:“是不是我們讀書的時候在學校當教務處主任的那個康主任啊?”
當時學校裡麵有傳聞,最好的老師當高三的任課教師,在差一點的老師當班主任,教書最差的老師最後都當了學校的領導。
當時三中就有這樣的兩個典型,就是吳飛他們讀高中時的教務處主任和政教處主任了。兩人以前帶班的時候,都是年紀倒數三名的主,到了後來都當上了學校的領導。
這些話還是從學校老師的口裡麵傳出來的,因為那個政教處主任,她老婆也是三中的化學老師,並且每一次考試,她帶的兩個班幾乎都是包攬前兩名的。
有一次大家聚餐的時候,政教處主任他老婆就開玩笑的說:“這個教書教的太好了,也不是好事。像我家這個經常拉後腿的,現在居然成了領導。倒是我們這些教的好的,教到退休也還是一個任課老師。”
本來是吃飯的時候說的一句玩笑話,不過一不小心說出來學校裡麵比較普遍的現象。大家私下裡把學校裡麵的那些領導都過了一遍,居然大部分都是那些教學成績不好的當了領導。
傳到後麵,就連吳飛他們這些學生都知道了。
“”
&/br&
&/br&,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