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勁鬆和另外一個新進場的批發商,還是和以前一樣,隻要吳飛這裡有的蔬菜,每一樣都會要一部分。
不過今蕭勁鬆沒有來拉貨,倒是另外一個新進場的老板李寶三拉回去了一車貨,給吳飛貢獻了一萬三千塊錢的進賬。
這些是一裡麵單筆進賬比較多的,很快就加好了,總共進賬是塊錢。
其他的都是零零碎碎的進賬了,蔬菜,還有新開始賣的西瓜,加起來也有6000多塊錢。
全部加在一起,七萬塊錢也差不了多少了。
今一除了來買材人買去了三十多個西瓜以外,並沒有大批量的西瓜賣出去。
當然了,那些賣材來進貨,隨便打探西瓜行的倒是不少,隻是聽到吳飛報出來的價格以後,一個一個的都打了退堂鼓,再也不提西瓜的事。
現在地裡的辣椒,八成以上都是馬嚴文買走了,蕭勁鬆、李寶三,還有另外幾十個賣材販,正好可以消耗掉剩下的那兩成。
不過吳飛在辣椒降到兩塊錢一斤以後,每摘回來的辣椒,吳飛都會選擇質量最好的一部分收進農場裡麵去,每吳飛都也要往農場裡麵收幾百到一千斤的辣椒。
不知不覺中,農場裡麵已經被吳飛收進了上萬斤的辣椒、還有幾千斤茄子,另外還有黃瓜、西紅柿、四季豆,……反正隻要是地裡有種的東西,吳飛都選擇質量最好的那些給收進農場裡麵了。
當然,每一次都不是很多,最多也就是把當采摘回來的10%收進農場裡。不過積月累,收進農場裡麵的東西是一點都不少。
還好,農場的倉庫是無限大的,不管放進去多少東西,總感覺倉庫裡麵的空地一點也沒有發生變化。
當然了,每的收入不低,可是開支也一的上漲,而這其中采摘辣椒的花費是最大的。
吳邦大概得做過統計,一個人認認真真的摘,一個時大概可以采摘40斤左右的辣椒。
采摘辣椒的人都是計時的,一個時是15塊錢,這樣算起來,一斤辣椒的采摘成本,差不多就要四毛錢了。
而采摘辣椒的人,大部分都是一些年紀比較大的,多是上了五十歲的,三四十歲的根本就沒有幾個。
所以平均下來能有40斤一個時就不錯了。吳飛也不是沒有想過,按照大家采摘辣椒的重量來算工錢,可是最後想了想,還是放棄了。
采摘辣椒不是隨便摘下來就可以聊,在采摘的時候,還要仔細的分辨辣椒的老嫩程度,有些辣椒雖然看起來已經長大了,可是卻並沒有長老。
這些嫩的辣椒,並不適合采摘。因為這個時候的辣椒,並沒有長厚,裡麵的辣椒籽也沒有長充實,雖然看起來不,可是稱起來卻一點也不壓秤。
除了要分辨辣椒的老嫩以外,還要注意不要把老的辣椒漏下了,要是等到一個星期以後再去摘的話,那些辣椒就變成紅辣椒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