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雲家裡已經去過了,不過他也沒有養豬的打算。一窩豬仔就能賣一萬五六,他也不想冒這個險。”
知道吳飛家是真的沒有養豬的打算,村長歎了一口氣說道“鎮裡每一次開會都要說養豬的事情,現在就差給每一個村裡分配任務了。也不知道當初帶人扒豬欄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有現在這個事情。”
當時抓環保弄美麗鄉村的時候,很多地方都直接不讓養豬,有些豬欄更是直接給拔掉了,像二猛那些豬欄算是底子好的,頂子拔掉以後,下麵的架子二年多時間過去還沒有倒掉。
有很多建的時間久的豬欄,還是上一個世紀建起來的,比現在很多小夥子的年紀還要大,絕大部分都木質結構,在拔掉上麵用來遮雨的頂子以後,本來就上了年紀的房子,邀不了半年的時間,就全部都散架了。
散掉的木架子,唯一的作用也就是拿去當柴火了。村裡以前家家戶戶都有豬欄的,現在很多人家都沒有豬欄了,就算是想要養豬,也還得重新建一個豬欄才行。
不過很明顯的,村裡現在有想法養豬的人不多,豬仔這麼高的價錢,把大家都嚇住了,拿那一兩千塊錢買豬仔的錢,都可以買好幾十斤肉了,拿來過年吃也差不多了。
又和吳邦、吳飛說了一下年底建大棚的事情,九點多的時候村長也就告辭回去了。
建大棚的事情起碼要等到十一月份的時候才會開始,那個時候一般人地裡種的東西都差不多收完了,就算是有也不會很多,相對來說就比較清閒了。
而且到了那個時候,天氣也開始變冷了,大棚建起來以後,馬上就可以投入使用,可以用來種植在過年的時候賣的反季節蔬菜,正好可以賣一個好價錢。
不過大棚補貼是要在大棚建好以後,才可以提出申請的,在驗收合格以後,才能拿到這個補貼。所以建大棚的錢還是要自己先拿出來才行,而且驗收通過的標準一般都比較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