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6.第六百七十七章 超高的手續費(1 / 2)

成立公司的事情急不來,沒找到合適的人讓吳飛自己來的話,他也沒有這個心思,反正暫時還過得去,要是自己親力親為的去弄的話,鐵定麻煩事一大堆,還不如就保持著現在這個樣子呢。

很快就到了四月底,想要種水稻的都在忙著犁田。本來吳邦還想著能不能再撿一點田來插水稻呢,可惜到了月底的時候,水庫周圍的水田一丘一丘陸續都犁了過來,並沒有沒人種的水田。

這幾年,吳邦除了種挨著自己家的那些屬於自己的地以外,還會撿一些彆人不種的地來種一些東西。離家遠的那些地方,差不多都用來栽樹了,沒有栽樹的地方也不適合種東西了。

一個灌溉不方便,水庫配套的水渠很多年都沒有人用過了,早就變得破破爛爛完全不能用了,19年水庫維修的時候,當時也有人提議把配套的水渠維修一下。

隻不過連抽水的電排屋都賣掉了,加上也沒人種田,所以維修水渠的事情也就是那麼提了一下,最後也就是把水庫大堤維修完了事。

往年村裡很少有年輕力壯的人留在家裡,水庫周圍很多的旱地、水田都沒有人種,都荒在那裡。吳邦那是想種那塊地就種那塊地,隻要給土地的主人說一聲那個就可以了。

至於說租金什麼的,以前種田的人多的時候,可能一畝地要給一百多斤稻穀,隻是在村裡越來越多的土地拋荒以後,種彆人的地也就不要給地租了。

而且那些自己不想種地的人,擔心土地拋荒的太久不能種了,反而希望有人去把自己家的地給種起來。所以早幾年吳邦根本就不愁沒有地中,附近的土地根本就種不過來。

隻是留在村裡種菜的人一多,水庫附近的土地一下子就成了香餑餑,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水庫附近的田地就陸續的被翻了過來,都種上了各種各樣的蔬菜和瓜果。

人留在家裡,每天吃的米自然就要有出處了,種地的人一般都不喜歡買米吃,都想著自己種,雖然同樣的麵積,現在種菜賣的錢可以買幾倍種水稻產出的稻穀了,不過大家習慣了自給自足,所以絕大部分的人還是選擇自己種水稻,最起碼要夠自己一家人吃的。

所以吳飛想要多撿幾塊田種水稻的願望,注定要落空了。

與此同時,因為臨近五一的緣故,客棧的生意在冷清了一段時間以後,也慢慢的有了起色。而且吳飛在攜程上麵的申請也通過了,吳飛把鏈接放在自己和康柳的朋友圈和公眾號上麵,抖音上麵也分享了鏈接,這樣的話,想要來客棧的人直接就可以通過攜程來下單了。

三個地圖上麵店鋪地址的申請也通過了,這樣就可以搜到龍山客棧了,不再像以前那樣,導航隻能導到龍山水庫。

4月25號,星期日。

離著五一隻有幾天的時間了,客棧裡麵有15個房間都有人住著。正是中午吃飯的時候,吳飛和康柳早早的就吃過了中飯,這個時候正在客棧的大廳裡麵看著攜程的後台,而兩個小家夥吃飽以後又睡著了,起碼要到下午兩點以後才會醒來,這段時間吳飛和康柳難得的可以輕鬆一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