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合作社成立(2 / 2)

當然了,這個也不是強製性的,說一種東西有人種了彆的人就不可以再種。種什麼東西合作社隻會提建議,最後種什麼種多少還是要看個人的決定。

不過這樣一來,像以前那樣全村將近一半的人都種萵筍的事情是絕對不會出現了,畢竟龍山村也就這麼大的地方,種菜的人也就那麼多,可以種的東西多了去了。

現在隻要是龍山村種出來的東西,價錢都差不多哪裡去。就算是當時一窩蜂似的種出來的萵筍,最後絕大部分的還是賣了出去,隻是價錢還是免不了受到了一些影響。

合作社協調大家種什麼菜是一個方麵,另外更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統一往外麵賣菜。

像吳飛家這樣已經有固定客戶的沒有什麼變化,以前怎麼賣以後還是怎麼賣。

這個政策影響到的主要還是那些沒有固定客戶的村民,合作社會根據行情定價,把大家種植的蔬菜都收購上來,然後統一賣給來村裡進貨的那些菜販。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合作社對於每天的蔬菜采摘也會有一個大概的安排,會根據大家地裡蔬菜的情況做出一定的調節,反正在合作社做事的,也都是村裡種菜的那些人,對於各家各戶的情況也都是了解的。

自然,蔬菜經過合作社轉一手,價錢自然就有了變化,合作社自然會在裡麵賺一筆。

而這一筆錢,在年底的時候村裡會截流一部分,其他的錢會按照大家賣給合作社的東西按照比列返回給每一個種植戶。賣一萬塊錢的菜給合作社,和賣5000塊錢給錢給合作社,年底返錢的多少自然是不一樣的。

而在合作社管事的人,自然也有一份工資。因為不是全職工作,所以錢不是很多,在全村人產於的大會上,最後給合作社的幾個管事的開了1000快錢一個月的工資,可以說的是皆大歡喜了。

這樣一來,村裡種菜的也算是有了一個組織,平時那些賣菜困難戶一下子就輕鬆了,現在隻要把菜種好,根本就不要擔心賣菜的事情,每天收完菜以後直接送合作社去就是了。

就算是到了現在,農村還是有很多的人和人交流困難,彆說叫他們去叫賣東西了。以前有不少村民把菜收去賣的時候,直接就是把菜擺在路邊,一定要等到有人來問才會說一兩句話。

而且絕對不會多說,想要他們推銷自己的菜,那是絕無可能的,而這些人的菜大部分時候都是最後才賣完的,價錢自然是比不上那些早早的就賣出去了的。

而村裡以前的小學,現在又被騰了出來,二樓當做辦公的場所,一樓就是放菜的地方。以前的操場上麵搭起來棚子,成了菜販子來進貨的地方。,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