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冰冰(1 / 2)

“無聲的愛,更動人!”

“一部叫《聽說》的電影,點燃了1996年的末尾!”

“為什麼年輕人如此喜歡這部《聽說》?”

火了!

真的火了!

不僅僅是票房方麵有黑馬之姿。

還引來了許多媒體爭相報道。

有的報紙上寫的是,這部電影借了央視的東風。

這三位主角都在央視熱播劇《十七歲不哭》裡嶄露頭角。

特彆是女主角郝檑,她的表演真實自然,外形青春靚麗,就是當下女高生的代表。

還有女配角高園園,清純可人,演技也許青澀,但正因為這青澀,更引關注。

至於男主角陳昆,帥的一塌糊塗。

如此三人憑央視校園劇先混個臉熟,然後又有電影上映。

火是應該的。

也有報紙說,這部電影的劇情十分出色。

親情、愛情,姐妹情等等,都拍的很好。

看似平淡,可細節上足見溫馨。

當然,肯定有報紙沒說好話。

可絕對是好評居多。

完全可以講一句:

《聽說》票房與口碑雙豐收!

但,有時候。

火,不見得是好事。

……

“馬尋!忙什麼呢?”

葒姐再度來到這小院,隻是這次不但沒有敲那個門環。

還明顯帶著氣兒。

馬尋笑著把人給拉進屋裡,還倒了一杯熱茶。

“誰欺負你了?”

葒姐雙手捧著茶杯,冬日裡的寒冷被瞬間驅散了。

還沒喝,心裡就暖暖的。

氣也自然消了,但事情還是得說。

“去南邊,現在遇到了阻力。”

馬尋一聽就懂了,笑著說道:“咱們這部片子出名了嘛,那些老板肯定會謹小慎微的。”

“為什麼?”葒姐有些搞不懂。

馬尋其實一早就有所準備,“出名了就會有做盜版的盯上我們,而一旦出現盜版,那我們這部片子的票房號召力,肯定不如《新上海灘》。”

是這個道理。

咱們《聽說》之前實在是沒啥名氣,盜版商都不屑於盜一下。

現在火了,那盜版肯定安排上!

而一旦出了盜版,我們這部電影裡主打的是新人。

是陳昆能比得上德華,還是郝檑能壓倒寧靖?

電影院的老板都不是傻瓜。

他們肯定會顧慮很多。

《聽說》之前完全是悶聲發大財的狀態。

現在不能悶聲了嘛。

“那咱們這部電影的票房呢?”

“你之前不是覺得有800萬就很好了嘛。”

“當初是當初,現在是現在嘛~”

葒姐這話,把她那點兒貪心全擺在了臉上。

還好,馬尋一早就有心理準備。

按當下我們大陸電影市場的情況。

《聽說》這樣的愛情片,在票房超過1000萬之後,就很難再出現大的增長了。

馬尋認真的說道:“我估計,最終能有個1500萬吧,不過,這也是巨大的成功,你也有麵兒。”

他其實已經在往大了說。

葒姐心裡確實舒服的了。

現在她出去,已經被叫陳導了。

離陳大導也就少了個大字而已。

“你呀,就挑我愛聽的說。”

這一句,完全可以證明葒姐心情愉快了。

但,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

“北影廠想壓我們的款子。”

這可不是小事兒!

馬尋一笑,“這還能難住我的陳大導演?”

我先把這個稱呼叫了。

葒姐心花怒放,可該說還得說,“你也懂的,現在國企日子都不好過,北影廠更是如此,我有內線跟我說,款子有些難。”

馬尋聽了也不禁眉頭微皺。

現在拍電影要買‘廠標’。

這次就跟北影廠合作了,咱們電影也是在京城拍的。

而且,葒姐在北影廠也是有不少熟人的。

當年她也是拍過《聊齋》跟《紅樓夢》的,都是電影版。

那時,葒姐的地位比嘍囉高不了多少。

像電影版《紅樓夢》,黛玉是陶慧慜,寶釵是傅億緯,王熙鳳是劉小慶,甚至史湘雲也是馬曉晴演的。

葒姐頂多演個小丫鬟。

且不說這些傷心往事了。

咱們國內電影市場多年來不景氣,北影廠也就靠著國家給錢吊著命。

現在一部電影大賺,他們肯定要搞幺蛾子。

那我們怎麼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