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建民其實已經是一個優秀的中國電影人了。
他真不是那種素位屍餐的家夥。
他在瀟湘廠當廠長,實實在在的主持了好幾部不錯的片子。
不光是《那山那人那狗》。
後來的《國歌》也是他力主的。
電影是不錯,可錢呢?
毛都沒看著!
在馬尋的記憶中,這部《那山那人那狗》。
當時在日本取得的成功,給中國電影人帶來了巨大的震撼。
島國那邊,人家真的很會營銷。
前期推這個作家,讓作家先有名氣。
之後上映了,又搞吹捧,數不清的電影界名人送上好評。
再後來,乾脆把海報做到日本的郵局裡。
咱就是說,日本那些郵遞員,他們乾活哪有這部電影裡的父親這麼辛苦?
電影裡的父親。
一走就是三天。
一走就是200多裡的山路!
他是用一雙腳走的!
可島國郵遞員就是舔著個大臉說:
電影裡的父親是我們郵遞員的形象代表!
臥槽!
睜眼說瞎話!
比我馬尋還能忽悠!
這還沒完。
再後來還出了郵票!
劉葉在日本那麼火,就因為他的臉出現在日本郵票上。
這個島國幾十年後依舊還有很多人郵寄信件呢。
郵票約等於三點五英寸軟盤。
還有,岩波影院這個電影院就很特彆。
上映的電影都是佳作,而且,上映時間都是很長的,一般都是一兩年。
這真是一係列的絲滑小連招。
每一招都對電影票房起到了正向影響。
怎麼會不成功呢。
還要有一個細節。
我們國內電影人看到這一套連招的時候。
已經是2002年了!
也就是說,下個世紀初年,我們中國電影人看到隔壁為了一部電影,搞出了這麼多的手段。
還是大受震撼!
現在是1997年。
我們大陸這邊電影人,對電影市場的理解。
就是嬰兒級彆的。
馬尋這次跟康建民聊過之後。
他就有一種感覺。
我馬某人簡直是降維打擊!
馬尋也不過是說一下,應該先運作原著小說,先讓作者出名。
看看康建民那個表情。
他腦子裡就沒有營銷的概念!
如此局麵……
馬尋生氣了嗎?
沒有!
這不正是我的大好機會嘛!
現在,這部《那山那人那狗》已經落在我馬尋的手上了。
那就讓我來一套絲滑小連招吧!
我肯定能讓這部電影在我們國內火起來!
日本當然也要去。
可這回,絕對不能讓日本片商賺那麼大的便宜!
而且,馬尋其實已經開始了。
讓康建民去力推小說以及彭建明這個作者。
就是馬尋的起手式!
之後的選秀,尋找‘湘江女孩’。
這是第二招!
沒錯,不經意間,馬尋已經出了兩招。
但這就夠了嗎?
當然不夠!
日本那邊怎麼搞的?
他們把這部電影的海報掛到郵局裡了!
有樣學樣唄。
馬尋也打算跟郵政係統搞一些事情。
做個互動,或者什麼活動。
電影裡的父親,其實真的有原型。
山區的郵遞員就是他這樣的。
但,這需要關係。
於是,馬尋就找孫冬海提了這事兒。
“啊?郵政係統啊?兄弟,這個我真幫不上忙,真沒認識的人啊。”
“孫冬海,你小子以前怎麼吹牛逼的沒忘吧?說什麼大院你都熟。”
“兄弟,我,我錯了行不?我跟你承認錯誤。但,大院多的很,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也不是誰都認識呀。”
“那你以後就少吹點兒牛逼。”
“行行,我以後少吹。對了,你也大院的嘛,這事兒你自己找找人唄。”
操蛋!
孫冬海這回不僅不幫忙。
而且,就聽他的這個話,好像對馬尋大院子弟的身份也產生了懷疑。
不妙啊!
“好!老子這回自己把事兒辦了!到時
候火了,你小子彆眼氣!”
馬尋這話很硬氣,可實際上有些虛。
還好,孫冬海沒多想,隻是哈哈一笑。
顯然,他根本不信《那山》這樣的電影能賺錢。
這貨要南下,《新上海灘》得分錢了。
而且,孫冬海對鐘真那對兒柰子還念念不忘的。
馬尋當然不去。
《官人我要》這套陣容,對他沒啥吸引力。
除非龍五出《玉女心經》的陣容。
還不能是大嘴其。
於是,二人分道揚鑣。
一個南下,一個北上。
但,馬尋卻無形中多了壓力。
《那山那人那狗》這部電影他必須要搞好。
而且,還必須要跟郵政係統來一次合作。
若不然,孫冬海可能會產生一些懷疑。
這事兒可就有些難辦了。
馬尋明白,他現在就兩個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