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怎麼起這麼早?”
林書墨讓梁春宜趕緊去洗漱:“長州要走,當然得起早點吃飯,不能誤了他的車。”
梁文正也說:“你快點收拾一下,我已經和出租車司機說好出發時間了。”
梁春宜一聽,趕緊去浴室洗漱,陸長州已經收拾好自己了。
他聽到嶽父這話,愣了下說:“謝謝爸,還是您想得周到。”
陸長州本來想的是自己坐公交車過去車站就行,但老人給他叫好了出租車,他沒有說不用。
這是老人的好心,他想聽的就是感謝。如果拒絕,老人不一定高興。
果然陸長州這麼一說,梁文正臉上掩飾不住的笑:“快坐下吃飯。”
除了早飯,林書墨和保姆還給陸長州準備了拿去火車上吃的餅夾肉。
“這個你中午吃完它,留到下午就該壞了。”
這會兒天還熱,熟食留不了很久,林書墨也沒準備多。
梁春宜看著林書墨對陸長州囑咐著各種話,走過去抱住了林書墨的胳膊:“媽媽,有你真好。”
林書墨替陸長州都考慮好準備好了,讓她這個女兒什麼都不用操心了。
送陸長州去車站的是梁春宜加兩個孩子,還有一個梁文正。
陸長州說不用送,但這事梁春宜很堅持,要送他過去。
“這次分開,你和我還有孩子,大概率得等到寒假才能見麵,我和孩子想和你多相處會兒。”
在車站,吉寶和樂寶也有了和爸爸分彆的難受了,兩人抱著陸長州不撒手。
樂寶:“爸爸,你能不能不走?”
吉寶:“爸爸。”
樂寶:“爸爸,你再多陪我和哥哥幾天吧。”
吉寶:“爸爸,你還能請假嗎?”
陸長州蹲下抱住兩個孩子:“在京城要聽媽媽的話,好好學習,不要讓你們媽媽還有姥姥姥爺操心。我一有假期就過來看你們。”
至於兩個孩子說的多陪他們幾天,他也想,但他還有工作和任務,沒辦法多待。
最後陸長州又緊緊抱了下梁春宜:“有事和我打電話。”
梁春宜:“嗯。彆擔心我和孩子。”
陸長州鬆開她,給她理理頭發,眼睛貪婪地注視著她的臉,好像要把她深深印在心裡一樣。
那邊火車乘務員在催促大家趕緊上車了,陸長州移開視線,拎上綠色背包。
他朝梁春宜還有吉寶樂寶揮了揮手,大闊步朝火車上車的車廂走去,沒有回頭。
直到上了車廂,他回頭朝梁春宜看了一眼,轉身進入車廂。
梁春宜這是第一次送陸長州上火車。
之前陸長州出任務,都是他從家裡出發,她不知道他去哪裡,也送不了。
梁春宜雖然沒有哭,但心臟位置悶悶的,心裡很難受,好像一團東西堵塞了那裡,讓她想哭。
不過因為吉寶樂寶抱著她哭得厲害,梁春宜便自己忍住了哭,她還有孩子呢。
梁春宜和梁文正一起安慰兩個小孩兒。
最後還是梁文正說,今天帶他倆去看高中的學校,可能還有考試,兩個小孩兒立馬止住了哭聲。
“姥爺,怎麼這麼快就去上學啊。”樂寶抽咽著說。
她不想去上學,就是智商高,學得快,成績好,樂寶現在也還是小孩子,會更想在家多玩一會兒。
梁文正:“姥爺已經和朋友約好了,而且高中也開學了,你們不能在家繼續休息了。”
樂寶和吉寶互相看一眼,明顯看出來情緒更低落了:“好吧。”
梁春宜摸摸他們的頭:“高中和初中不一樣,你們不想看看高中校園是什麼樣的嗎?”
樂寶提起來些興趣:“什麼樣的?”
梁春宜:“我們過去看看就知道了。”
吉寶沒有興趣,校園和初中不一樣,也是要上學的地兒。
不過也不用特彆著急去高中,梁文正先和梁春宜帶著吉寶樂寶回家吃了個午飯。
下午才和林書墨一起,帶著梁春宜和吉寶樂寶去附近的一所高中。
這是華大下麵的一所附屬中學的高中部,梁文正過去,直接找高中部的校長。
“老梁,你可來了,難得見你開次口。這就是你家那倆小孩兒?”
梁文正一臉驕傲:“對,這是我外孫外孫女。”
校長看到兩個一臉稚氣的小孩兒,第一反應和之前倆小孩兒去安城上五年級一樣。
“這麼小?你確定讓他倆上的是高中,不是上初中?”
就是上初中,看著都有點小。
梁文正眼裡的神色更驕傲了,不過語氣卻沒有驕傲,反而帶著點苦惱說:“老張,你不知道,我也是發愁。他倆學得太快,初中的東西都學完了,高中都自學了很多。我也覺得他們年齡太小了,但是他們已經覺得初中沒意思了,不想再在初中上了,我也沒辦法,咱得遵從小孩兒的意願不是。”
高中部張校長,臉上帶著笑,但明顯那笑很勉強,心裡估計已經在罵人了。
那是抱怨嗎,那明明是在炫耀!
“是,你說的對。咱得尊重小孩兒的意思。不過要想來我們高中上學,他倆也得通過考試,不然我不好辦啊,年紀太小了。”
換哪個高中都是一樣的,年紀小用得證明他們能跟得上課程,不然不會接收的。
梁文正:“你拿高一的卷子隨便考。初三畢業生的卷子也行。”
他語氣格外自信,聽得張校長懷疑又心塞。
要是這兩個小孩兒真考過了,那他是真的心塞。這麼優秀的小孩兒,不是自家的,還是好友家的,而且這個好友還是有點損友性質的,真的會讓人非常難受啊。
不過該考試還是得考試,張校長叫了教務處主任過來,沒有拿高一的卷子。
高一的有點故意為難人了,畢竟小孩兒是想去上高一,又不是去上高二。
拿的是中學部今年畢業生的試卷,就在校長辦公室裡考的。
卷子除了語文數學外語之外,還有政治和理化,理化一張卷。
不過這會兒大家並不重視外語,卷子出得非常簡單,隻要學了,沒有不會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