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劍差一著、閉關參悟(1 / 2)

轟!

陳玉樓執劍,自天而下。

長劍之上劍氣如瀑,寒光四濺,猶如黑雲壓頂,裹挾著一股摧城之勢,劍氣籠罩之處,整個大雪坪上,厚厚一層積雪被吹得四下飛起。

身下。

照葫真人以老猿背山式,雙手緊握長劍,猶如提著一張大弓,形似滿月,劍身上雷紋滾滾,將龍鱗隔絕在外。

隻是……

感受著頭頂越發恐怖的氣勢。

饒是他反應極快,這會也隻覺得泰山壓頂一般,雙腳深深陷入積雪,一直將滿是山石的地坪都給踩得深陷下去。

兩把長劍之間。

寒光交錯,劍氣廝殺。

有蛟龍嘶吼,亦有雷霆錚鳴。

無形的氣勢自兩人身外憑空而起,整座大雪坪上仿佛生起了一場雪暴。

也就是純陽宮低處偏僻。

人跡罕至。

否則,眼下這麼大動靜,怕是早就驚動無數人。

但即便如此。

此刻山中還是有好幾雙目光,正盯著這邊。

鼇山東側。

一座奇峰矗立於諸山之間,峰頂高入雲霄,倚天拔地,為天獨俊,其中又有一根石柱衝天而起,石柱與絕壁間,隱隱可見一座瓊台蓮宮。

此處便是被譽為太白山北麓第一峰的定心峰。

那座瓊台道宮,便是鬥母宮。

相傳此地便是先天鬥母修道成真之所。

宮觀依山而建。

據說山下有一座洞天,常人難以尋見,洞內有泉,飛瀑垂掛,百步石梯懸於雲霧之間,日精月華,潮星禮鬥。

先天鬥母便是自石梯上登天,而修得真法。

此刻。

定心峰上,一個頭戴玉冠,身穿紫袍的老道,正負手遙遙看向鼇山峰上。

他看上去六七十歲年紀。

一頭長發花白,結成道髻,寒風拂過,吹得他身上紫袍微微揚起,頗有一派仙風道骨之感。

赫然就是至道真人張行宿。

不過他雖姓張,亦稱張真人,卻和龍虎山並無什麼關聯。

張行宿年少時上山。

在鬥母宮拜真人為師,修行得道。

前三十年一直寂寂無名。

直到那年京城失守,老佛爺帶光緒皇帝到長安避難,正逢大旱,關中內外赤地千裡,山中大小湖泊幾乎都儘數乾涸見底。

於是。

光緒帝一道詔令,派人到終南山上尋道人開台求雨。

當時數位道人領旨,卻無一人成功。

最後還是出關,聽聞此事的張行宿,毅然接下聖旨。

於太白山上搭起道台。

立下羅天大醮。

最終大雨甘霖漫天而降,解了關中大旱。

因為此事,帝大喜,以為福瑞,特賜張行宿玉冠紫袍,封至道真人,同時,終南山上數百道觀,以鬥母宮為首。

一時間,張真人之名傳遍天下。

人人皆言他是道家仙人。

方才能夠調動風雲,召引本部雷神,令風伯、雨師,呼風喚雨。

此事雖然過去數十年。

清廷也已經亡了多年。

但畢竟是受過朝廷封賞,皇帝欽點的真人,張行宿在關中名頭仍是極盛,提點終南山諸道多年。

就是縣裡道會司。

也是以他馬首是瞻。

“靈機如此紊亂。”

“照葫那家夥又在搞什麼?”

此刻,張真人一雙眸光掃過,仿佛能夠洞穿重重雲霧,看到鼇山林木之間。

天地靈機驟然變化。

他又豈能感受不到?

雖然照葫對他一直頗有微詞,覺得他徒有虛名,不過是占了天時地利,運氣好引了一場雨下來,然後坐有虛名幾十年。

但實際上,他張行宿還是有真本事的。

身為全真道龍門派嫡傳。

雖說龍門這一派自古就是以內丹道出名,但其實,這一派中人向來講究內外兼修,性命雙煉。

召仙敕神,隻是尋常。

全真道羅天大醮,絲毫不比龍虎山差。

何況,他可是山上為數不多,已經摸到金丹門檻的真人之一。

單看實力境界的話,確實不如照葫,但論丹道,一百個照葫,也不是他的對手。

隻不過,他不願與照葫爭論罷了。

真當他張行宿是泥捏紙糊?

“等等,這劍意……”

凝神觀察了片刻。

原以為照葫是在閉關練劍。

但忽然間,一縷明顯異於純陽派的劍意直衝雲霄,張行宿眉頭不由一皺。

“淩厲卓絕……意如蛟龍。”

“終南山上什麼時候又出了位大劍修?”

張行宿這段時日一直在閉關,直到方才終南山上空忽然風起雲湧,靈機大變,他才一下從入定中掙脫。

自鬥母洞內一路行至定心峰上。

四下掃過。

察覺靈機是從鼇山上傳來。

平日裡,雖然和照葫不怎麼合得來,見麵也是話不投機半句多,但畢竟同在終南山中修行。

張行宿對劍仙派還是極為了解。

眼下,鼇山那邊衝天的劍意。

分明是一白一黑兩道。

“莫不是有山外劍修來攻山?”

念頭一起,張行宿眉頭當即皺的更深。

要是如此的話。

萬一出事。

到時候如何收場?

他一揮道袍,就要起身下山,再如何,他張行宿如今也還是道會司的人,凡是終南山地界,無論儒釋道哪一家,都歸屬他管轄。

下定決心。

張行宿一路沿著絕壁上的石梯,仿佛穿行在雲霧之間,隻片刻功夫,人便已經出現在了鬥母宮外。

原本是想著與門中弟子叮囑一聲。

沒想到。

上山的石梯上,忽然傳來一陣腳步。

由遠而近。

還伴隨著一陣粗重的呼吸。

很快,一個看上去隻有五六歲的小道童,越過石階,一路小跑上來。

穿著最為常見的黑色道袍。

似乎有幾分熟悉。

沒等張行宿想起來他的名字,就見小道童一臉認真的行了個道揖。

“見過張真人。”

“我家真人讓我來,與張真人說一聲,鼇山那邊無事發生,是一位山外高修,上山找照葫真人切磋劍術。”

“讓張真人不用擔心。”

小道童壓下呼吸,怯生生的說道。

“你是哪家弟子?”

聞言,張行宿不由點了點頭,斂起下山的念頭,然後才好奇道。

“藥王廟。”

“歸元真人門下道童。”

小道童正說著,石階下又探出個小腦袋,赫然是個與他年齡相仿的小道童,見他目光看過去,他立馬縮了回去。

見狀。

張行宿哪裡還會不懂。

“那位山外高修,是已經見過老真人了?”

“是,之前與師傅聊了片刻,然後……”小道童歪著腦袋想了想,似乎在回憶老真人的叮囑,“照葫真人找了上去,兩人便去了純陽宮。”

“好,貧道知道了。”

張行宿點點頭,“哦,對了,替我給你家老真人帶聲好。”

“就說貧道這幾日會去登門拜訪。”

“是,張真人。”

小道童認真將話記住。

“好了,去吧,山路濕滑,你們兩個小心些。”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