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清點收獲 北上津門【5K】(2 / 2)

而前者準確的說,都不能算是靈藥,而是地生靈物。

至於那株肉蓕,雖成人形,但神異不足,比之這株何首烏還是有些差距。“此物倒是不能浪費了。”

“等到突破時服下,或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陳玉樓目光灼灼,喃喃自語間,順手打出一道符籙將玉盒封住。

不同於其他大藥,這株何首烏已然成就靈物,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化妖,何止是吊命寶藥,簡直就是一枚道家金丹。

做完這一切,他又陸續將剩下的玉盒一一揭開。

無一例外,幾乎全都是上百年份的老藥,隻可惜如何首烏者,卻是再不曾見到第二枚。

“貪心不足蛇吞象。”

“第二枚……怕是普天之下,也難找的出來。”

這念頭一起,站在書桌外的陳玉樓,又忍不住搖頭一笑。

要不是烏衣在,就算他親自進入懸崖地淵當中,估計都很難察覺到它的蹤跡,能夠找到一株就已經是僥幸,哪裡還敢奢望第二株?

一揮長袖。

書桌上玉盒刹那一空,被他儘數重新收入丹田洞天當中。

兩百年份以下者,他打算用於服食,以青木真身足以將其中藥力儘數煉化,至於兩百年份以上,則用於煉丹,這樣方能最大程度汲取藥力。

收起藥盒,轉眼書桌上就隻剩下一隻。

白玉匣上鎮字符籙時隱時現。

麵對這隻玉盒,陳玉樓神色明顯凝重了幾分,其中所藏並非尋常大藥,而是從九死驚陵甲中剝離出來的那枚九死還魂草。

此物就算是他也隻聽過。

這兩天,他私底下也問過靈,一行人中,她最是精通藥理。

但可惜最終也沒有個定論,靈隻說此物在本草求真中有過記載,但藥書中所畫又和它截然不同,那還魂草準確的說是卷柏。

沒了下文的他,也沒有繼續追問。

卷柏陳玉樓還是見過的。

民間確實有些傳聞,但絕對和九死還魂草沾不上邊。

此物能夠讓妖甲在棺材峽中不死不滅,而且他認真看過,那株還魂草看似尋常,其中卻是蘊藏著一股極為妖異的力量,似乎能夠不斷循環生死。

“按照道家說法,飛升登仙絕非簡單,需曆三災九劫,一旦承受不住,則魂飛魄散,身死道消,但……若是將這株九死還魂草融入青木真身呢?”

陳玉樓負手站在書桌前,腦海裡浮現出一個大膽的念頭。

就如當日封思北臨死之前說的那番話。

他如今已經是元神境,也就是道家所言的陽神修士,遲早都要走到登仙那一步,自然就要未雨綢繆,開始搜集能夠渡劫之物。

九死還魂草是否真有如傳聞中那般驚人。

他暫時還不敢確認。

但隻要有三分之一的效果,也就是替死三次,就等於擁有三次渡劫機會,這對古往今來的修士而言,簡直是難以想象的神物。

這念頭閃過,陳玉樓越想越覺得這條路或許可行。

隨手一揮。

將玉盒收起。

走近窗戶前推開,外麵夜色沉沉,先前遊神的隊伍已經離去,小鎮也歸於寂靜,遠處大山輪廓隱隱可見,一輪清月不知何時爬到了半空。

迎著夜風,陳玉樓也沒什麼困意,乾脆取出一枚草藥仰頭吞下。

隨後盤膝坐地,打坐修行。

雖然到了他如今的境界,吐納呼吸對於突破幾乎沒有太大作用,但也聊勝於無,這時代也沒什麼樂子可言,還不如鞏固修為。

一轉眼。

天色大亮。

眾人並未急著離開,而是抽出一天時間,在古鎮碼頭租了搜船,沿著大寧河一路,走山訪水,撐船的老把頭在當地生活了大半輩子,對巫溪一帶極為熟悉,有他領路,一行人見識了不少古遺跡。

甚至還能專程登上崖壁,去懸棺峽看了眼。

也算是滿足了楊方和老洋人一路心願。

隻不過,那些容易靠近的懸棺,早都被人捷足先登,隻剩下一具枯骨,隨葬明器被人橫掃一空。

老把頭說一到災荒年,地裡礦上養不活人,就隻有劍走偏鋒,去做些偏門勾當,聽說還有人在深山中發現古城遺址,挖了不少好東西出來。

當然,他就是道聽途說,一行人也隻是一笑而過。

倒鬥這行當古來有之。

算是最為古老的職業之一。

在江湖上甚至一直流傳著三十六行盜墓為王,七十二偏古玩當先的說法。

隻不過,大多數人都是小打小鬨,如他們這種有著完整傳承,秘法、奇術、規矩者少得可憐。

那老把頭見眾人一臉平靜,似是不信,還有些失望,不過他或許這輩子都不會想到,船上一行六七人,便是當今江湖上最為頂尖的盜墓客。

集齊了摸金發丘、搬山卸嶺以及觀山太保諸多門派。

陳玉樓幾人自然也不會道破。

純粹是以放鬆的心態,看看山水景色,乘興而去儘興而歸。

翌日一早。

還是古鎮渡口。

不過這一次卻不是走山訪水,而是送彆。

岸上,陳玉樓一眾人目送封思北帶著大小箱子數十口,登上大船,白猿則是緊隨其後,隔著船舷雙方互道離彆。

等到一聲古老的銅鐘聲起,大船破開河上茫茫霧氣漸行漸遠。

屍仙禍斷,心結已解。

四派與觀山一脈的舊仇也已經說清。

封思北再無遺憾,也待不住,一心隻想早些返回青城山天師洞,借著餘生剩下的時間,將那些成百上千的道藏古經整理出來,另外還有天師洞傳承,交付於白猿清溪。

“陳掌櫃,人都走遠了,我們是不是也該出發了?”

從遠處大寧河上收回目光,楊方搓了搓手,一臉的期待急切。

關於接下來的行程,昨日登山賞景時,陳玉樓就已經提了出來,不過,並未如以往那般,而是讓他們自行決斷。

一來北邊時局不穩,戰禍四起。

倒不是能夠威脅到他們。

隻不過,誰會願意冒險北上幾千裡,有這時間都不如返回君山島上閉關修行了。

二來,此行並無驚世大藏,如昆侖山、地仙村這種,無需借力,加之路途遙遠,來回可能要費數月時間。

但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

無論鷓鴣哨師兄妹,還是袁洪烏衣,誰也沒有選擇返回君山島。

袁洪烏衣還好理解。

畢竟一輩子被困在瓶山和島上,能夠有機會走南闖北,去見識下天下的風土人情,也不算一件壞事,另外路途中也能修行。

但鷓鴣哨確實實打實的老江湖,走過的地方,或許比他還多。

津門京城、關外漠北,對他而言並無太多驚奇。

不過他卻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下來。

按照他的說法,枯坐修行遠不如行萬裡路。

聞言,陳玉樓先是一怔,隨後倒也不算意外。

當日青城山建福宮中,與行崖道人坐而論道,他在山中枯坐大半輩子,境界卻始終停滯不前,最終離彆時說起入世凡塵才是正道,或許就是記下了這句話。

而站在他的立場。

這種說法其實並非不無道理。

“這就等不及了?”

聞言,陳玉樓搖頭一笑。

楊方這小子自從得知拜把子兄弟還在人世,而且還在津門混出了不小的名頭,就一直想要去見上一見,如今終於有了機會,哪裡會拒絕?

楊方咧嘴一笑,“幾千裡路呢,這不是早些出發,儘早抵達。”

“成,正好我們的船也到了,登船吧。”

看著水霧中,一艘大船緩緩靠近碼頭,陳玉樓也不耽誤,負手穿過渡口,一路登船而上。

不多時。

等眾人儘數上來。

船隻也如時啟程。

身後古鎮漸漸遠去。

站在船頭處的陳玉樓,眼底則是閃過一絲憧憬。

此行津門,除了四神三妖之外,還有件事藏在他心裡已經許久。

崔老道身懷的龍虎山五雷殿一行半天書。

以及……妖道李子龍!(本章完)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