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身後名(2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593 字 10個月前

陳叔寶打了一個激靈,一下子睜開眼睛,他很清楚,之前蕭摩訶和周確的爭論一向是無聊透頂,隻有李藎忱的出現才會讓事情變得有意思一些,即使李藎忱上一次帶著他去的地方很有意思,卻差點兒把命丟掉了。

不過陳叔寶雖然糊塗,卻不是什麼都分辨不清楚的事情,自己之所以那麼狼狽,主要還是因為鄧青這個該死的叛徒,而李藎忱等人忠心救駕的表現,他還是看在眼中的。

能保護自己的忠臣就要好好獎賞、而搗亂的都該死。這粗淺的道理陳叔寶就算是再沒有心計也明白。

尤其是李藎忱最後救下了樂昌,這就讓陳叔寶不至於回到建康府沒有辦法給陳頊交代,在陳叔寶心中,甚至比自己活命還要重要。畢竟麵對父皇的怒火卻無處躲藏,總是讓他有一種生不如死的感覺,

因此給李藎忱請功是肯定的,至於請什麼功勞,這就不是陳叔寶去想的問題了,他隻負責在周確擬好的奏章上麵簽字。

蕭摩訶也輕輕鬆了一口氣,他和周確主要討論的實際上還是接下來信州方向上采取的策略,現在正主終於來了,他自然就可以袖手旁觀,隻要李藎忱說出來建議,自己來評判可行性就行。

而李藎忱的目光在在場所有人身上掃過,相比於上一次同樣的傍晚時分在這同樣的議事堂上,在場已經少了一個人。

曾經經常臉帶肅然神色站在周確身後的毛喜已經沒有了蹤影,不過他原本應該站著的位置依舊被空了出來,顯然對於這個用自己的鮮血洗刷了部下背叛恥辱的將領和同僚,在場的所有人依舊保持了自己的尊敬。

李藎忱在來的路上就已經聽李平將當日的事情說清楚。在蕭世廉和他護送陳叔寶、樂昌離開之後,毛喜便率領太子衛率邊戰邊退,最後正好退到山路狹窄之處,從而同時擋住了從山坡上和山路上進攻的敵人,而曹忠和剩下不足十幾人的李藎忱麾下方才得以成功撤退。

之後等到蕭世廉他們率領大軍殺到的時候,毛喜等人已經儘數殉國。不過背叛的鄧青之輩也沒有什麼好下場,將整個大山所有道路都封鎖的滴水不漏的南陳大軍,最終在華容的沼澤地之中將他們堵住。

大多數的叛軍走投無路之後都放下了兵刃,畢竟他們之中的很多人也都是被上麵的將領裹挾著叛變的,事已至此自然是鬥誌全無。而鄧青和黑衣殺手們想要穿過蘆葦蕩逃生,結果絕大多數人都因為不了解情況而沒於沼澤之中。

最後僅剩下的幾名鄧青親衛帶著鄧青的屍體出來投降。這個直接導致毛喜戰死、間接導致李藎忱和樂昌遇險的罪將當然知道自己肯定不會有什麼好下場,所以在走投無路之中投水自儘。

當然蕭摩訶也不是什麼大善人,對於這些害得自己提心吊膽好幾天的家夥自然沒有手下留情的意思。古往今來,自家的叛徒從來都要比戰場上堂堂正正對陣的敵人還要可惡,而這些叛軍俘虜在簡單的問詢之後,也全都在毛喜等人的墳塚前被集體梟首。

想到那個話並不怎麼多的中年將領,李藎忱心中隻能暗暗感慨一聲。毛喜這也算是死得其所了,最後還獲得朝廷的撫恤、家中兒女得到封賞,總比曆史上因為護衛不周而被落魄貶官來得好,或許自己應該為他感到高興。

當然這些毛喜的身後名,自然會有人去負責,也會留給後人去評說,不是李藎忱能夠決定的。更何況對於現在的李藎忱來說,他需要解決的問題還多著呢。

不過李藎忱還是有些好奇的在心中暗暗問了自己一句。

不知道自己的身後名又是什麼樣的?

一邊想著,李藎忱一邊抬頭看向輿圖,他能清楚的看到,輿圖上巴東到信州一帶被重重的圈了出來,甚至在這一幅大輿圖的旁邊,還有一份專門將這一帶放大的小輿圖,隻不過輿圖畫的很是粗糙。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