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劍指何處(2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625 字 10個月前

巴蜀的楚州又稱西楚州,是為了和淮北彭城一帶的東楚州相區分,這楚州不大,實際上就隻包括巴郡、涪陵到白帝城這一帶,也就相當於後世重慶的範圍,算不得一個大州,但是卻將巴地的精華州郡儘數涵蓋其中,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肥缺。

而北朝製度,掌握兵權的刺史稱為“領軍刺史”,隻有權力管理地方民政和監察的則稱為“單車刺史”。

兩者雖然都是刺史,但是誰都清楚,在這亂世當中,手中有兵方才有真正的話語權。

顯然張和就是這麼一個有話語權的太守,更何況他還有領楚州都督軍事的頭銜在身,讓其掌軍更為順利,又是巴郡這楚州第一郡的太守,因此在這楚州一畝三分地上就是一言九鼎。

這種刺史掌兵又掌民的事情在兩漢時期絕對是驚世駭俗。

但是隨著東漢末年設立“州牧”,率先打破這個限製,坐鎮一方的都督軍民一把抓的大有人在,比如當初吳明徹就是淮南五州的都督,對整個淮南的軍民事務都有管轄權,而現在蕭摩訶身為驃騎大將軍、荊州都督,同樣對整個大荊州範疇內的所有州府的事務都有管轄權力。

因此張和對楚州有絕對控製權的情況沒有什麼好驚訝的。

也正是因為有這麼大的權力,張和才會對戴才和程峰等人的升遷有決定性的影響。

提到這個曾經的上司,程峰就牙根癢癢,恨不得直接把這個間接發配自己的家夥連皮帶血一起吞下去。

這張和的事跡蕭世廉之前也了解了不少,知道程峰的這個點頭絕對不是出於私人恩怨。

張和出身犍為張氏,張氏在三百多年前的東漢也算是這巴郡一等一的豪門望族了,隻是在後來劉備入蜀的時候,犍為張氏的掌門人張鬆因為引劉備入蜀的原因而被殺。

等劉備入蜀之後,張鬆雖然是功臣,但是因為他死在劉備入蜀之前,再加上張鬆被殺就是因為其兄長的舉報,甚至還險些毀掉了劉備的大計,因此犍為張氏在劉備入蜀建立蜀漢這件事上無功無過,

隨著蜀漢的建立,荊襄係世家占據主導,犍為張氏更是因之而逐漸沒落,等到了張和這一代的時候,隻能算是一個尚且維持著家業的小世家,而作為家主的張和在之後陸騰絞殺巴人的時候,旗幟鮮明的站在了陸騰這一邊,算是巴蜀眾多勢力之中最先表態的。

因此陸騰對張和多有嘉獎,之後有多加拔擢,以之為配合北周朝廷的榜樣。至於張和的具體為人怎麼樣,對於陸騰實際上並不在意,因為當時他更需要的是穩定人心而不是在意張和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隻是陸騰沒有想到,當初在自己麵前果敢的張和,在自己走後卻徹底撕掉了偽裝,大量安插張家子弟,而且還橫征暴斂,以此來充實張家已經空出來太久的倉庫。

更重要的是張和並沒有對巴郡的其餘世家和文武官員手下留情,無論是戴才還是程峰,顯然都深受其害,甚至就連峽江唐氏也多次受到張和的挑釁,隻是因為在巴郡,張和依舊占據主導,所以敢怒不敢言罷了。

可以說整個巴郡上下,對於張和頗有怨言,尤其是前幾個月張和私自增加賦稅,更是讓自己的官聲一片狼藉。

這些年若不是巴郡人少,靠近巴郡的各處要害又都在張和及其心腹的掌控之中,恐怕這事情早就被捅出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