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壽深深吸了一口氣,周圍的情況他已經看得清楚,裴子烈將這周圍包圍的裡三層外三層,顯然不打算給韋壽任何一點兒突圍的機會,而且現在裴子烈也並沒有打算隻圍不攻,而是仍然步步緊逼。
這窪地雖然沒有山林之中那麼危險,但是也不是什麼好去除,敵人的弓弩手進埋伏在周圍的林子中,可以輕鬆的居高臨下射殺任何一個露出破綻的目標,甚至還有的弓弩手已經開始嘗試能不能隔著這麼遠的距離射中韋壽,剛才的那名親衛就是一個很明顯的犧牲者。
環顧四周,韋壽心中有些惶惶然,有一種難以言明的無力感。這裡或許就是自己的埋骨地了。
四周是突圍不出去的群山與敵人,自己被困在窪地之中,這樣的戰況韋壽自然而然的想到了一個再經典不過的戰例——長平之戰。
當時的趙括也是被白起圍困在長平的穀地之中,進退不得,最後隻能以四十萬大軍投降,使得趙國元氣大傷,而趙括也成為千百年來的笑柄。
韋壽一直以“紙上談兵”為恥辱,隻是沒有想到今天自己竟然落到了和趙括一樣的地步。
或許自己連趙括都比不上啊······韋壽輕輕歎息一聲。
“將軍,快看!”一名眼尖的親衛著急說道,而韋壽怔了一下,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過去,就在對麵的山坡,那一麵飄揚的“裴”字將旗竟然緩緩的降了下去。
而還不等韋壽猜測一下發生了什麼,一麵“李”字將旗緊跟著升了起來。
能有資格將裴子烈取而代之的,隻有南陳在巴蜀的最高統帥、蕩寇將軍李藎忱了。
“李將軍!”
“李將軍——”
仿佛是為了證實韋壽這個猜測,周圍山上,也不知道有多少南陳將士發出了震天動地的歡呼聲,這聲音如浪潮,卷動所有的枝葉,在山穀之間回蕩。
山呼海嘯,不過如此。
南陳將士和巴人用這種方式來迎接他們百戰百勝的統帥,來表示他們對李藎忱的敬意。
韋壽知道這三個字的含義是什麼,更知道這裡麵帶著怎樣的敬畏和服從。
“使高皇帝遇李將軍”。
這看似還帶著姓氏的稱呼,卻帶著將士們對一個將領發自內心的讚譽。
南陳當真是國運未曾斷,竟然在這個時候有如此人物橫空出世。
韋壽如此想著,心中隻剩下了絕望。他知道當李藎忱出現的時候,已經意味著崔弘度的援軍已經是凶多吉少了,甚至韋壽都不敢確定李藎忱是不是已經將半個甚至整個蒼溪穀都已經拿下了。
當然蒼溪穀那邊如何,和韋壽已經沒有多少關係,畢竟現在韋壽已經自身難保。
“各部收攏,死戰!”韋壽聲音有些嘶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