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楊素覺得自豪和驕傲的資本所在,而現在建到了李藎忱,讓他有一種思路豁然開朗的感覺,而顯然楊素更喜歡這樣的感覺。不過他也知道,這是第一次會麵,一些話還是先留著以後說最好。當即對李藎忱一拱手,楊素沉聲說道:
“將軍,時候也不早了,若是有其餘的問題,不妨明日再談,治理民政本來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將軍切莫要著急。”
李藎忱微微頷首,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而楊素微微挪動腳步,一時間有些恍惚,他不知道自己的後背已經濕透了、晾乾、再濕透了幾次,更不知道現在到底是什麼時候了,他隻覺得這一切仿佛都過了一個時間那麼漫長。
不過楊素不得不承認,這一切的緊張和全神貫注都是值得的。
現在呈現在楊素麵前的李藎忱,更加完整和複雜了,至少不再是楊素知道的那隻言片語和從韋孝寬口中聽到的些許描述。
李藎忱目送楊素的背影,輕輕歎息一聲,將手中的錦囊捏緊。
今天楊素解開了李藎忱最想知道的一個問題,而這之後帶來的一切,讓李藎忱必須重新掂量和規劃。不過可以說相比於之前,李藎忱的壓力可是小了很多。
“希望楊素不要讓某失望啊。”李藎忱喃喃說道。
此時他並沒有因為自己的身世被解開而很高興,反而愈發的擔心接下來自己要帶著整個團體走的路。
亂世之中的獨木橋,不是那麼好走的,但是現在的李藎忱已經在獨木橋的中間,隻能走下去。
————————————————--
李藎忱覺得自己站在獨木橋上,而許善心覺得自己馬上就要走上一條不歸路了。
徐陵和裴忌消極的態度讓許善心在建康府啟程的時候就內心戰戰兢兢,而現在船到江陵,許善心馬不停蹄的就進了城,在入蜀之前他還是想要了解一下江陵這幾位的態度的。
此時襄陽戰事已經逐漸落下帷幕,尉遲迥率軍抵達樊城,漢中水師也隨之南下,韋孝寬更是帶著主力屯駐在房陵以支持尉遲迥,再加上從許昌、洛陽等地源源不斷開過來的北周援軍,整個襄陽戰場的軍隊勢力對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