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藎忱苦笑一聲:“朝廷答應的那麼爽快,恐怕就是想要在兵馬人數上再和我們繼續糾纏,隻要能夠將兵馬數量壓到一個範疇內,自然就翻不起來什麼大的風浪。”
“那樣不就等於羊入虎口麼!”顧野王當即反對道,“我們在這上麵堅決不能向朝廷讓步。”
戴才雖然沒有說話,不過也鄭重的點了點頭,顯然表達一樣的意見。李藎忱沉聲說道:“先看看朝廷的態度吧,我們這邊不要慌,現在應該慌的可不是我們······”
顧野王和戴才詫異的對視一眼,若有所思。
朝廷這一次根本就沒有在李藎忱這個要求上過多糾結,而是直截了當的同意了,說明朝廷至少現在也需要李藎忱,也想要知道李藎忱在當前時局上的態度,因此需要李藎忱進京,既然如此,那麼整個基調就已經定了下來,應該慌張的是著急想要和北周作戰中取得更多勝利、而不是現在這樣屢屢失手的朝廷,而不是完全可以不插手這些事情、在巴蜀安心發展軍事和經濟並且坐觀風起雲湧的李藎忱。
談判的時候,如果一邊慌張,那麼另外一邊就應該表現得淡然一些,這樣說不定就能夠得到更多的好處。
“這件事暫時先這樣,傳令蕭世廉和裴子烈速速前來蜀郡,某有要事和他們商量。”李藎忱吩咐一句,旋即抬頭看了看天,“罷了,看來今天是沒有辦法在這裡蹭飯吃了,某先回城,子棟,明天的演練一定要安排妥當,還有明天演練完之後來找某彙報一下!”
朝廷驟然表態,李藎忱就算是不著急表達自己的意見,也必須先和手下的人達成一致,同時商量出來一個比較合適的範圍,自然也沒有功夫繼續在這校場看著操練了。
李平和顧野王等人急忙應了一聲,而戴才也拱手讓開。
李藎忱微微皺眉,也不知道在想什麼,徑直走下點將台。
而等到李藎忱離開,幾名偏將頓時好奇的湊上來:
“將軍,顧老爺子滿頭大汗的跑過來是為什麼?”
“就是啊,是不是出什麼大事了?”
“難不成朝廷還是周人那邊刁難我們了,咱們這是準備打仗了?”
“真是的,咱們可是憋著一口氣好久了,要是誰敢欺負上門來,說什麼也不能讓他們毫發無損的離開!”
眼見得幾名偏將你一言我一語,說著說著就已經開始摩拳擦掌,大有劍拔弩張、準備打仗的架勢,戴才頓時有些哭笑不得,不過現在這些事情都沒有定下來,他隻能將這幾個好戰分子罵了一頓。
幾名偏將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看著戴才快步離開,都不知道到底是哪裡說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