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裡長亭外,一片寂靜,李藎忱的話落在每一個人的心上。
“今日以此酒敬諸位,等到你們從南中凱旋,某若是有幸,自當在此處為諸位接風洗塵。”李藎忱的聲音驟然高揚。
呂青和蔣芒等人神情肅然,他們很清楚李藎忱說的是事實。
彆看這林林總總加起來的五百人放在一座城鎮裡人數不少,但是大家心知肚明,將這五百人丟入南中這茫茫大山之中,就像是一顆石子丟入大海,恐怕就算是海水將其吞沒,也不會有人知道,至於什麼援兵,現在李藎忱說的好,到時候真的遇到突發情況,誰都知道李藎忱許諾的援兵不可能轉瞬就衝到眼前。
一切都需要看這些人的隨機應變,甚至是命運······而他們需要麵對的,不僅僅是南中各個部落,還有更加殘酷的大自然。
南中的大自然可不像中原和江南那麼溫和,那茫茫大山吞噬人的時候無聲無息卻又足夠讓所有人為之卻步。
這或許不是有著連天血火的戰場,但是同樣艱難。
“必當不負將軍所托!”呂青霍然端起來酒杯,這杯酒中帶著他的青春和夢想,也帶著整個李藎忱團體向前開拓的可能。
酒水倒映著呂青的麵容,他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活著再一次見到李藎忱、能不能活著見到這巴郡十裡長亭、能不能活著再喝接風酒。
但是呂青並不後悔自己做出的選擇,南中是整個呂氏家族魂牽夢縈的地方,也是呂青從小到大的夢想,重新站在南中的土地上,才能夠重新彰顯祖宗的榮光、才能證明南中是一塊不可或缺的寶地,值得人們向前開拓和通過流血犧牲去捍衛——就如呂氏家族的先輩呂凱所做的那樣。
呂青不知道自己這種意願可以稱之為什麼,但是他願意為之拋灑汗水甚至是流血犧牲。
以後或許就沒有機會再喝這巴蜀烈酒了,所以現在想喝,自然就得喝個痛快。
“必當不負將軍所托!”蔣芒和另外兩個幢將也端起酒杯。
李藎忱哈哈一笑,將杯中酒一飲而儘,眼前的都是熱血澎湃的好男兒,一切都在這酒中,毋庸多言。
呂青和蔣芒等人發出整齊的號令聲,而李藎忱目送隊伍離開,他不知道這是自己第幾次給人送行,更清楚這一隊人今日彆後,他應該沒有辦法再見到這一個不多、一個不少的五百人了。
但是這樣的開拓和付出是值得的,甚至這樣的努力和犧牲也是值得的。李藎忱需要南中,而這些年輕人也需要在這樣開拓進取的過程之中證明自己。
一個勢力想要發展壯大,當然不可能固步自封,閉關鎖國不過是給自己構造了一個牢籠,終究有一天這牢籠會被打破,而到時候牢籠中的驚弓之鳥是沒有辦法麵對外麵的狂風暴雨的。
因此李藎忱從現在開始就要向四周伸展開觸角,他要培養一批勇於開拓進取的年輕人。
想要改變華夏民族“安土重遷”的思想是很難的,在曆史上明成祖耗儘人力物力,終究鄭和下西洋被帶上“勞民傷財”的帽子,而對外的探索和交流也徹底中斷。
李藎忱不指望著自己一上來就能夠拿出來“下西洋”這樣的大手筆,但是他有耐心和時間,慢慢的培養、慢慢的改變。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而另外一個時空之中大唐盛世也不是一天就塑造起來的。李藎忱比登上皇位時候的明成祖朱棣年輕,所以他相信自己應該可以比朱棣做得更好一些。
當然了,李藎忱也並不想改變華夏民族的整體內核,華夏民族是典型的大陸民族,安土重遷是大陸民族一向的傳統,而相伴隨的還有淳樸和厚重,這些優點和缺點雜糅在一起,共同構成了一個民族複雜的特性。
李藎忱並不想有如後世所謂的“****”那樣改變這種民族特性,他隻是希望能夠儘自己所能在其中增加一些東西。
開拓和進取或許是不錯的選擇,至少對於現在已經被拘束在九州這個牢籠之中的民族來說,是時候向外拓展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