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就是要等(1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057 字 10個月前

聽到質疑聲,李藎忱的目光轉移過來,那將領看上去並不像是武將,一張端正的國字臉上麵並沒有多少武將常見的風霜刀刻的痕跡,反倒是像一個著書立說的文人墨客,所以一身武將的衣袍穿在身上怪怪的。

似乎也意識到了李藎忱的疑惑所在,那人當即一拱手:“在下姚察。”

眉毛一挑,李藎忱打起精神。這姚察是戎昭將軍,算不得什麼大官,但是實際上這個將軍隻是一個虛銜,他並不怎麼處理軍事,其主要任務是編纂《梁書》,曆史上的《梁書》便是姚察最終主持編纂好的,可見此人的文化功底,而且從他剛才所說,顯然對當下的時局也多少有了解。

更重要的是此人頗有風骨,一向是兩不相幫、秉公說話,因此也算是中間派彆之中比較奇特的一個,當那些牆頭草都聞風轉變方向的時候,就隻有這一個姚察立在當中兩不相幫,所以南陳幾代君主都對他賞識有加,否則編纂前朝史書這種事情肯定不會交給他來負責。

“戎昭將軍,久仰大名,”李藎忱一邊還禮一邊說道,“隻是不知道戎昭將軍對前線的情況又了解多少?我淮南、江陵還有梓潼的兵馬都是久戰疲憊之師,本來就很難繼續征戰,更重要的是現在周人朝局動蕩,可是這朝局到底動蕩到什麼程度,戎昭將軍可知道?”

姚察一時語塞,他的主要職務終究是著史,對於北周的實際情況知道的並不多,隻是從朝廷的邸報上知道個大概,所以現在李藎忱驟然問出這個問題,讓姚察不知道該說什麼。

輕輕咳嗽一聲,吳明徹淡淡說道:“周人內亂,已經多有端倪,現在周人各路兵馬已經逐漸抽調北上,按理說正好是我們應該隨之出擊的時機······”

整個朝堂上更是寂靜,人們詫異的看出來這個時候開口的吳明徹,心想吳明徹不是應該幫著李藎忱說話麼,怎麼似乎現在在和李藎忱唱反調,難道之前的都是假象?

李藎忱微微眯眼看向吳明徹,而吳明徹的話鋒一轉:“隻是如果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更多的隻是假象呢?如果周人的內亂並沒有我們想象之中的那麼嚴重,這隻是周人給我們布下的一個陷阱呢?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隻要我們的兵馬和糧草還在、還能更加充足,那麼我們以後還能找到更多的機會,可是如果我們現在就冒冒失失的行動,那麼以後就算是有機會也無法把握了。”

聽到這裡,李藎忱輕輕歎息一聲,隻可惜曆史上吳明徹在呂梁之戰中突圍失敗、因為背疾發作最終無力抵抗而被俘,否則如果有他在的話,之後南陳在各個戰線上或許會更好受一些,畢竟相比於吳明徹,之後統軍的蕭摩訶以及任忠等人終究還是缺少這麼一些全局觀和統率能力。

南陳在曆史上最終沒有辦法抵抗隋朝的大軍,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有生力量過早地消耗使得南陳在之後尉遲迥叛亂等等情況下根本沒有能力出兵,隻能眼睜睜的看著。

吳明徹的話音轉回來,倒也在很多人的預料之中,而姚察若有所思,沉吟片刻之後朗聲說道:“若如司空和鎮西將軍所言,現在我們還需要等待,那應該等候多久?”

吳明徹顯然並不打算回答這個問題,很乾脆的看向李藎忱,而這個問題實際上也是這一次朝堂上李藎忱最需要回答的一個問題,大家都想知道該做什麼,更想知道該怎麼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