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陳頊來說,總共也就隻有兩個選擇。
一個是依舊和往常一樣大權在握,但是問題就在於這樣陳頊可能到最後也沒有辦法抓住機會打開局麵,到頭來眼睜睜的看著北方和自己的力量此消彼長,最終在東南一隅苟且偷生,等待著滅亡,這個過程或許尚且需要一定時間,或許陳頊根本就看不見了,卻是沒有辦法挽回的,隻能任其這樣滑落,一直到深淵的最底處。
在曆史上陳頊就隻有這樣的選擇,南陳在呂梁的失敗折損了幾乎所有的可戰之兵,讓南陳國力在很長時間內都一蹶不振,當陳後主登基的時候,北方的北周已經開始逐漸蛻變成隋朝這個龐然大物,而南陳就隻有坐以待斃的結局。
雖然李藎忱並不是想要給隻知道唱《玉樹後庭花》的陳後主洗白,但是誰都不能否認,當陳後主登基的時候,整個國運已經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麵對掌控了荊州、淮南的隋朝,南陳除了等待之外的確找不到期與任何有可能打破這個命運的機會。
可是最終南陳能夠等到的,也就隻有隋朝的鐵騎了。
因此就算是陳後主不荒淫無道,就算是陳後主勵精圖治,可是到頭來這命中注定的事情,豈是那麼容易挽回的,這想要和整個時代的大潮站在對立麵又豈是那麼容易的?
想到這裡,李藎忱更想到了在大軍壓境之中被推上皇位的宋欽宗、想到了被護衛著一路南下一路輾轉的南宋小皇帝、想到了雖然將魏忠賢連根拔起卻最終也隻能在內憂外患之中吊死在煤山的崇禎爺、也想到了在瀛台麵對毒酸奶卻隻能一口吞下的光緒······
他們或是壯誌未酬、他們或是懵懂年少,他們自從生下來,命運似乎就已經被確定。這無從說是帝王家的悲劇還是命中注定,或許用劉宋的小王爺劉子鸞的一句話來形容最貼切不過。
願來世莫生帝王家。
有太多的無奈和血淚凝聚在這黃金龍椅之上。
所以此時李藎忱甚至感覺自己在幫助陳頊,因為至少自己給了他另外一個選擇,哪怕是這個選擇到頭來的結果並不一定比前一個號多少,但是至少陳頊可以選擇,可以嘗試。
而陳頊選擇了李藎忱為他重新規劃的道路。
生存還是毀滅,一切都在這一刻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李藎忱輕輕地呼了一口氣,拱手:“臣,遵旨!”
曆史,終究是發生了改變,向著從未有過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