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藎忱看著眼前的快報,默然不語。
這是從襄陽前線快馬加鞭八百裡加急送過來的。
宇文憲在朝堂上和楊堅大鬨一場,可以想象雙方已經不會繼續忍耐了,接下來必然就是全力發動。而實際上現在整個北周國內早就已經是劍拔弩張。
韋孝寬麾下的兵馬則也已經出陽平關,眼見得就要開到三輔之地,可以說大有一言不合就“進京勤王”的架勢。其餘在長安以北的楊堅所部也開始陸續南下,將雍州等地先行掌握在手中。
相對應的,宇文憲也開始大規模的調集兵馬。他身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多年,在京城之外部將眾多。其中鎮南大將軍王軌陳兵淮上,襄陽總管尉遲迥兵進武關,而宇文憲的弟弟、陳王、並州總管宇文純則率軍自晉陽南下抵達鄴城,接管留在鄴城的宇文憲舊部。
宇文純也沒有絲毫的停頓,整頓兵馬之後轉而分兵一路向壺關走上黨準備前往蒲阪,從蒲阪津渡河就能夠抵達長安,之前北周和北齊曾經圍繞這裡爆發過幾次大戰,最終北周挫敗了北齊的進攻,並且使得雙方的強弱顛倒。
北齊喪失了大量兵馬以及最後一個可以衝入關中的薄弱之處,再也沒有力量在除了洛陽之外的其餘方向對北周發動進攻,從而使得宇文邕在進攻北齊的時候可以反過來選擇這裡作為突破口。
作為曾經參加過滅北齊之戰的陳王宇文純來說,當然清楚蒲阪津有多重要,所以這是他的第一目標。而之外他還分兵南下先行渡過大河,大有和王軌合兵一路進攻洛陽的架勢。
從整個戰局上來看,宇文憲麾下的兵馬已經對關中和河洛形成了半包圍的態勢。在蒲阪津的宇文純和武關的尉遲迥實際上已經半隻腳踏入了關中的地界上。要知道過了蒲阪津就是渭南,而過了武關就是關中的腹心——藍田!
如果不是現在宇文憲在京中沒有陛下和朝臣的支持而處於劣勢,因此尚且保持著最後一點兒克製,想來宇文憲所部也已經衝入關中。
這內戰顯然已經一觸即發,尤其是現在李藎忱所部和南陳在荊州、淮南的兵馬一直沒有動靜,完全是一副隔岸觀火的架勢,更是讓北周的將領和官員們準備放開手腳、大打出手。
而或許他們並不知道,越是這種安靜的背後,越是沉默卻逐漸靠近的危險。
李藎忱凝視著這一份戰報,覺得自己就像是凝視著一場血與火、殺與伐的深淵。
這一場大變,恐怕就要拉開帷幕了吧。
而按照朝廷的安排,還有三天就是大婚的良辰吉日,現在雙方已經開始準備一應事務。
大變將起,希望自己可以恰逢其會。
——————第八卷禦街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