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日出了。”牛弘大步走過來,低聲說道。
這幾天追隨著蕭世廉接收漢中幾處城池,一路上可以說是馬不停蹄,根本就沒有給牛弘更多思考的機會,等到他反應過來自己還隻是一個被楊素“坑蒙拐騙”到李藎忱陣營之中的降將時候,已經為時晚矣。現在就算是他重新回到北周,恐怕也不會得到信任了,更或者說不被算賬就算好的了。
楊素這家夥,還真是把自己的好友都賣了個好價錢。
心中腹誹一句,牛弘臉上的凝重神色未曾改變。這些天的磨合已經能夠讓他更好的融入這一支軍隊,不得不說這支軍隊還是帶給牛弘很多驚喜或者說驚豔之處的。
年輕的將領、鬥誌昂揚的士卒、毫不拖泥帶水的行動······可以說這支軍隊相比於牛弘之前熟悉了的北周軍隊,更為年輕,更加的充滿活力。
這種活力和年輕並不是體現在令行禁止、驍勇善戰上——很多北周精銳兵馬照樣都可以做到——而是體現在將領的果敢和鬥誌上。相比於這一支軍隊,將領年齡普遍較高的北周軍隊和南陳軍隊,顯然有的時候打起仗來就更加穩重和保守。
南陳和北周顯然也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蕭摩訶的提拔以及楊堅等人的登場都是最典型的代表,不過軍中把持大權的還是以老將居多,比如吳明徹,又比如尉遲迥和韋孝寬。
並不是說這些老將的本事差,相反他們豐富的經驗可以在打仗的時候或許不需要蒙受不必要的損失,但是也正是因為他們這種穩重和保守,有的時候反倒是更容易抓不到機會。
牛弘還年輕,他還想要建功立業,如果為了能夠抓到機會而冒險,那對於牛弘來說是值得的。
年輕人最不怕的,可不就是拚搏。
因此相比於北周軍隊,牛弘對於這一支嶄新而又充滿活力的隊伍還是充滿好感的,尤其是蕭世廉行雲流水一般的指揮安排,更讓牛弘對這支隊伍的統帥,那個傳說中的常勝將軍李藎忱有所期待。
蕭世廉尚且如此,不知道這一戰換做李藎忱來又會是怎樣,要知道這個李藎忱最擅長的可就是創造奇跡。
而且據說這閃電一般長驅直入的戰術,正是李藎忱親自製定的,如此戰術可以說一改之前作戰穩紮穩打的態度,直接進攻敵人控製的要點,打蛇打七寸,迫使敵人的防線被擊穿之後各自為戰或者隻能狼狽潰退。
這樣的戰術之前並不是沒有人想過,甚至孫武子都曾經點出來,“侵略如火”。不過有的時候兵員的損失和綿長的補給線足夠讓很多將領對這樣的戰術畏之如虎。
不過李藎忱卻這樣的實施了出來,事實證明,出蜀道、戰沔水、收漢中,一切都如李藎忱所料,蕭世廉的兵鋒可以說毫無停頓的直接推到了陽平關下,而沔水南岸草料場和漢中糧倉的糧食,足夠讓蕭世廉就算是不等後麵的輜重趕上來也可以向前挺進。
牛弘一時間都不敢確定,到底是之前大家打仗都太保守了,還是李藎忱實在是得到了上天的眷顧?要知道這樣的戰績,上一次發生應該可以數到那位白袍將軍了,而繼續向上溯······
怕不是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