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蒼溪穀的時候輸給李藎忱,或許還能夠說地利人和都在李藎忱的掌握之中,或許還能說李藎忱使用巴人占據了先天優勢。
可是今天這堂堂正正的布陣,李藎忱雖然占據人數優勢,但是李詢也有地形地勢以及以逸待勞的優勢,雙方甚至可以說半斤八兩,就算是真的打起來,按理說李詢就算失敗也會讓李藎忱付出慘重的代價。
然而現實確實很殘酷的,不管李藎忱付出的代價是不是慘重,至少李詢敗得很徹底,已經被打亂了編製的北周軍隊,最終能夠從敵人的合圍之中跑出來多少,恐怕誰都不知道,所謂的什麼弓弩手掩護,大家恐怕都心知肚明,弓弩手本來在樹林之中就發揮不出來多少作用,再加上自己人和敵人糾纏在一起,想要讓他們準確的殺傷敵人而救援自己人,幾乎不可能。
這更多的不過是心理安慰。
不過好在李詢剛才當機立斷,將右翼的兵馬及時的撤退出來,雖然依舊還是有一兩百人被陳智深纏住,但是相比於左翼的全線崩潰終究是好一些。
“李藎忱,這一戰你贏了。”李詢走入樹林的那一刻,下意識的回頭看去,忍不住喃喃說道。
前方李藎忱的中軍正在向前推進,而左右兩翼也開始整頓兵馬、清掃戰場,北周軍隊在這戰場上丟下了大量的屍體,當然還有很多人跪地投降。
而李藎忱此時正在親衛們的簇擁下走過鮮血浸染的土地,左右兩翼的前鋒已經推進到了樹林邊緣,敵人的兵馬正在撤退,隻能隱隱約約看到山路上的人影。
不得不說李詢在意識到戰局不可挽回的時候,撤退得到是很快。
不少投降的北周士卒看到這個年輕的將軍走過來,似乎也意識到他是誰,紛紛低下了頭。對於這麼一個摧枯拉朽一般擊敗自己的對手,他們也有著尊重,而更多的可能還是恐懼。
李藎忱打量著周圍的狼藉,輕輕歎了一口氣,他知道自己能夠打贏這一戰並不是表麵上看去的那麼容易。無論是陳智深的集中突破還是戴才的多點進攻,其成功的必要條件都是李詢一心隻想著防守。
一味的防守隻可能拖延時間,最好的防守方式永遠都是進攻,對此李藎忱深信不疑,而如果李詢能夠抓住時機同時包抄陳智深的左右兩側或者將預備隊頂在戴才前麵。在讓戴才付出了重大傷亡卻沒有辦法突破的時候,那李藎忱恐怕就不得不改變進攻方式甚至是撤退,畢竟他不可能讓一路兵馬孤軍深入,兩路並駕齊驅才能夠確保不會被敵人局部的優勢兵力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