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陳智深看到裴子烈快步走過來,急忙拱手。
“多少人?”
“一千左右,戰死了兩三百,應該還有七八百。”
裴子烈微微頷首,旋即沉聲說道:“收攏兵馬,我們直接去找尉遲順的麻煩。同時在這邊留下一千人馬,一定要把渡口守住。”
陳智深急忙應了一聲,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名斥候飛快而來:“啟稟將軍,上遊任忠將軍所部也開始強渡檀溪,受到敵人的阻攔,現在雙方正沿著檀溪東岸激戰。”
“任忠終於也忍不住了麼······”裴子烈喃喃說了一聲。
“他們已經隔岸觀火那麼久,也是時候讓他們上場了。”陳智深對於這麼長時間來任忠所部的無動於衷顯然有些憤怒。
而裴子烈微微一笑:“我們且不管他們,周人在上遊營寨之中大約有兩千人,還抽調出來一千阻攔我們,剩下的一千人根本擋不住任忠的,估計任忠很快就會發現對麵的防禦很薄弱,突破檀溪防線應該也很快。”
“可是我們這邊還要解決尉遲順,任忠突破檀溪之後豈不是要比我們更先一步抵達襄陽城下?”陳智深有些詫異。
裴子烈擺了擺手:“襄陽城雖然堅固,但是第一個抵達襄陽城下的不一定就會成為襄陽的主人。更何況任忠抵達襄陽城下,前去和蕭摩訶彙合的可能性很大,這我們是阻攔不住的,我們可以阻攔任忠渡過檀溪,可是又如何能夠阻攔蕭摩訶在峴山方向攻城呢?”
“峴山那邊已經守不住了?”陳智深這個時候注意到了另外一個奇怪的地方,“可是我們派往峴山那邊的斥候也不少,為什麼到現在都沒有收到消息呢?”
裴子烈皺了皺眉,低聲說道:“誰說這守不住就一定是進攻的一方快要取得突破了?”
“將軍的意思是······曹孝達準備棄守?”陳智深頓時神情一震。
峴山算不得高大,之所以將其作為防線,主要還是因為襄陽城南除了這一座小山之外也無險可守,一旦守軍的糧草器械消耗的差不多了,自然也就沒有繼續在這裡添油的必要。
與其等到敵人發現之後想要脫身都來不及,還不如趁此機會直接放棄陣地,這樣還有讓兵馬撤退回來的餘地。
對於城高池深的襄陽城來說,糧草和器械等等都算不得什麼大問題,經過楊堅和尉遲迥這麼多年的積累,襄陽城中的糧草和器械足夠支撐守城三到五年。
真正缺少的歸根結底還是兵力,大部分的襄陽城守軍都被尉遲迥抽調北上,因此對於守城的尉遲寬和曹孝達來說,怎麼才能妥善利用這些軍隊才是最重要的。
守城必守野固然沒錯,但是襄陽城高大堅固,單純隻是守野顯然也等於將襄陽的城防拋在腦後,這顯然是不合適的。城外據點的拉鋸戰並不適用於守軍兵力太少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