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章 山呼(1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550 字 10個月前

當李藎忱到蜀郡的時候,第二請也已經走完了。

蕭世廉、裴子烈、陳智深、杜齊、戴才等大將分彆派了代表,而一路北上前往西北的曹忠更是直接在綿竹關請見李藎忱,將自己的勸進表遞了上去,並且也代表其餘鎮守邊關沒有辦法前來的將領表達了他們的心意。

當然李藎忱這一次依舊是猶猶豫豫之後選擇了拒絕。

而等李藎忱到蜀郡的時候,第三請自然也就來了。按理說第三請應該是和李藎忱有關係的皇親國戚以及前朝皇帝、重臣相請,但是顯然李藎忱這裡根本就不具備這樣的人,他自己孤身一人,就隻有一個妹妹,自然不夠分量。

因此負責此事的唐亦舜靈機一動,直接將這個環節換成了百姓父老,象征萬民。而對此巴蜀的百姓自然是不會拒絕的,李藎忱入蜀時間雖然很短,但是都做了什麼大家可都是看在眼裡。

不但李藎忱自己征戰在外,將戰火引出巴蜀,並且對內減輕賦稅、分田分地、鼓勵農耕、整頓吏治、興修水利和道路,這些作為都是大家看在眼裡的,更何況李藎忱治軍嚴明,再加上常勝將軍的頭銜在這裡,不少巴蜀子弟踴躍參軍,因此也很少發生地方軍隊和百姓衝突的事情,反倒是鄉兵、新兵經常組織起來幫助百姓耕作、建設房屋,一派軍民魚水、其樂融融。

在這個時代,隻要大頭兵不擾民、不燒殺搶掠,實際上就已經算是紀律嚴明的軍隊,因此出現了這樣甚至能夠主動幫助百姓耕作的軍隊,當真是少見。

當然了,李藎忱為了讓這些士卒們能夠主動這樣做,也是沒有少給他們灌輸理念,李藎忱當然還沒有天真的指望他們能夠理解什麼軍民一家親的概念,畢竟有些是在是超前的理念並不適合放在這個時代,否則取得的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因此李藎忱很乾脆的告訴這些以本地人為主的士卒,當他們幫助這些百姓的時候,他們的家人也在彆的地方被彆的士卒幫助著,同時這個時候幫助耕地也是解決巴蜀土地多而人手不夠的問題,也是為了讓軍隊有糧食吃。

這樣雙重理由的鼓勵下,也不由得這些士卒懶惰。

而對於李藎忱來說,這樣做也並不是沒有目的的,一來可以穩定巴蜀內政,二來自然也是樹立軍隊的正麵形象、吸引更多的兵員,與此同時還能夠解決軍隊糧食的問題,何樂而不為。

當然這樣的政策頒布下去,李藎忱更是收獲了民心,當李藎忱出現在蜀郡郊外的時候,當真是闔城百姓傾巢而出,郊迎這位讓他們的生活從此都變得與之前大不相同的大將軍,未來的漢王殿下。

李藎忱還沒有走到十裡長亭,便看見人群之中顫顫巍巍的走出來幾個老人,他急忙翻身下馬,快步迎上去。

在這亂世之中,能夠活到這個年紀的都是一方名宿了,李藎忱肯定不能不在乎,更何況在這之前他就已經知道了會發生什麼。

“老朽參見大將軍!”幾名老人一齊行禮,對於他們來說,有生之年能夠看到李藎忱登上王位,然後再登基稱帝,或許也是一種欣慰。

這亂世,亂得太久了,總算是出來一個少年英才,或許有能力終結這已經人如草芥的三百年!

李藎忱急忙上前攙扶:“諸位老人家請起,世忠年幼,當不起諸位如此禮節。”

帶頭的老人不由得打斷李藎忱:“大將軍此言差矣,試問天下,還有誰能夠在短短幾年之間帶給巴蜀百姓如此安寧和平的生活?大將軍之所作所為,當為巴蜀之王,今日小老兒等人竊代表巴蜀百姓,請大將軍就漢王之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