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章 民富之後(2 / 2)

權傾南北 然籇 3492 字 10個月前

荊南不比巴蜀,李藎忱在巴蜀立下根基的時候,巴蜀正是一片混亂,經曆了戰亂並沒有恢複元氣的漢人百姓正因為一場饑荒而流離失所,與此同時山中的巴人也因為饑餓而謀求出路,可以說隻要李藎忱能夠給他們到來溫飽,用什麼辦法實際上無所謂。

因此李藎忱很輕鬆的就建立起層次分明的管理製度,以城鎮為中心,再輻射到村鎮的社會建設方法顯然要比之前的混雜一氣好了很多。

包括土地的重新分配、民夫和徭役的征調以及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修繕,都是在這種新的管理製度下進行的,尤其是現在巴蜀已經調整了行政區劃,讓政令更容易下達。

可是荊州卻不一樣,這裡無論如何也都經曆了至少十多年的和平發展,而且也是曾經的天下富足之地,尤其是湘水沿岸,人口密集,甚至工商業都已經有所發展,因此李藎忱自然不可能再按照建設巴蜀那樣從頭再來。

而且巴蜀的百姓是跟著李藎忱一步步從饑荒和戰亂之中走出來的,是知道李藎忱都帶給他們什麼的,而現在李藎忱拿下荊州卻不一樣,這歸根結底隻是上層的鬥爭,和下麵的百姓實際上沒有多少關係,李藎忱想要讓所有人都能認識到現在改天換地的好處,自然要下一番功夫,可是這要從哪裡開始,又應該如何做,實際上他自己都沒有數,畢竟也是要拿荊州給天下做一個模板的。

看李藎忱說到這件事有些發愁,樂昌不由得輕輕按住他的手:“夫君,荊州的百姓不比巴蜀,這些年的和平再加上荊州本地也算富足之地,已經讓他們大多數人都已經能夠滿足溫飽。因此夫君想要收民心,恐怕要從其餘地方下手。”

“賦稅是不可能的,”李藎忱也知道樂昌是冰雪聰明的人兒,倒也不介意和她分享,“現在朝廷大軍征戰,還是需要足夠的錢糧,更何況荊州富足,憑借減輕賦稅並沒有什麼用,反而有可能成了下麵人謀私的渠道。”

“百姓富足之後,就要想著如何能變聰明一些了。”樂昌喃喃說道。

“開民智······”李藎忱瞳孔微微收縮。

這的確是一個好辦法,但是也是一個行險的辦法啊。

一旦民智開,那麼接下來科舉就要跟著來,李藎忱是後來人,當然知道這中間有多麼麻煩,更重要的是現在的蜀漢還在戰爭狀態,而且隻是小半個華夏,經得起這樣折騰麼?

樂昌遲疑片刻:“夫君為何不嘗試著先從一處開始呢。”

“一處······”李藎忱微微頷首,的確自己想遠了,若是直接將書院和學院之類的普及下去,不但耗費巨大,也很容易就會引起之後的滾滾思潮,這對於一個還在征戰四方的國家來說當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不如先嘗試一處。

至少先立出來一個榜樣,告訴這荊州人,朝廷並不再是之前的那個朝廷了。

至於科舉麼······

李藎忱摸了摸鼻子,開科舉是肯定要做的,或許對於世家來說,科舉就是洪水猛獸,但是李藎忱很清楚,隻有這樣才能避免現在世家充斥朝堂的弊端,也隻有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才能夠嶄露頭角,但是這應該是在平定江南之後,不過並不妨礙先把口風透出來,或者選擇一個點作為實驗,這李藎忱已經想好該怎麼做了。

那麼現在剩下的問題就是,裴子烈什麼時候才能拿下江陵,這樣李藎忱才能沒有後顧之憂的東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