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君高是一路從廣州狂奔而來的,當然他還儘最大可能調動了嶺南能夠調動的兵馬。
不管怎麼說嶺南也都是南陳的龍興之地,這裡有大量效忠於南陳的越人和其餘各族部落,而這些部落的統領就是赫赫有名的冼夫人。
冼夫人名叫冼英,現在已經年過花甲,她一聲致力於嶺南的穩定和繁榮,可以說嶺南有今日的景象和冼夫人有著不可分割的聯係,而南陳也因此冊封冼夫人為中郎將、石龍太夫人。
曆史上南陳滅亡之後,嶺南各族想要趁機反隋自立,冼夫人為了防止隋朝大軍進攻,憑借個人威望統籌安撫嶺南,硬生生的將這一股反叛浪潮壓了下去,而隋文帝對此也大加讚賞。而曆朝曆代對於冼夫人這種追求和平、避免戰亂和華夏統一的精神也多加讚揚和追封,尊稱其為“嶺南聖母”,新中國成立以來,周總理更是以“巾幗英雄第一人”稱讚之。
但是這個在嶺南有著很大聲望的冼夫人,卻讓沈君高頭疼不已,他集結兵力實際上主要還是依靠的本地百越,而冼夫人似乎對沈君高率兵抵抗的行為並不怎麼讚揚,因此沈君高最終隻能調動和南陳朝廷最為親近的幾個部落,否則所有的百越兵馬動起來,至少得有四五萬之眾。
不過大戰將至,沈君高也顧不得去考慮冼夫人在想什麼,隻能儘量把更多的兵馬向嚴關彙聚。
這一路緊趕慢趕,總算是看到城頭上的旗幟依然還是南陳的,這讓沈君高也長鬆一口氣。
並沒有注意到自傅縡以降有些怪異的目光,沈君高沉聲說道:“蕭世廉率領的兵馬應該隻有兩萬左右,而我們可以在三天之內彙聚將近三萬兵馬,完全可以出城一戰,隻要從蕭世廉手中搶下湘水渡口,我們就能夠阻攔其水師順靈渠進入漓水。”
傅縡頓時神情一振,說實在侯亶的威脅尚且還在耳邊回蕩,要說心裡一點兒都不在意那是不可能的,說句實話,如果不是沈君高這麼快抵達,恐怕傅縡真的得和下麵人商量一下該怎麼辦了。
“傅公,國難臨頭,我們必須要共渡難關了。”沈君高咬著牙說道。
傅縡鄭重的一點頭,隻覺得自己之前的那些想法實在是可恥。
風吹動著衣袖,兩個人站在城頭上對視一眼,國家危亡,他們就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誰是忠臣!
隻不過沈君高和傅縡並不清楚,就當他們兩個下定決心的時候,不遠處的上城步道入口,幾名嚴關守將對視一眼,神情複雜。其中一個人真的忍不住了,壓低聲音說道:“憑借那幫冼夫人都打不過的百越人,靠譜麼······”
“而且聽說冼夫人似乎不願意追隨沈公啊。”
“你且聽聽,這不過三萬烏合之眾,就打算出城邀戰,到底是兩個文人,也不看看對麵的是誰。蕭世廉也好,李詢也罷,哪個是好惹的?這幫家夥從出蜀之後幾乎一場像樣的大戰都沒有打過,就等著拿咱們打牙祭呢。”